本肘鼓是什么戏剧演变?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 本肘鼓是什么?
1、本肘鼓是什么戏剧演变?
本肘鼓是墨柳腔戏剧演变。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柳腔,由民问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距今已有 200 余年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是1种很古老的汉族戏曲剧中,刚开始发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从山东境内慢慢流传的本肘鼓基础上面逐渐演变过来的。主要是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然后在胶东地区开始流传起来,相隔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时间。 刚开始演唱的形式很简单,就是35个演员,然后搭配上1只手锣和手鼓,化妆的脸谱和服饰方面都没有很严格的规定,主要就是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进行演唱。 肘鼓子 山东。
2、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 本肘鼓是什么?
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本肘鼓,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传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本肘鼓”传到即墨后,许多当地群众学唱,学唱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沽河1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后来“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汉族民间小曲、秧歌相互融合,声腔发生了变化,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演唱体。 戏剧的的起源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2:1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3字同源,可。
3、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柳腔。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1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她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她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
4、高密茂腔的起源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汉族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声腔系统。《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汉族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在中国,源于汉族民间的秧歌、花鼓、茶歌、花灯是汉族文化中民间歌舞的4大派系。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就盛极1时,在《东京梦华录》、《扬州鼓吹词》中均有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对“山东姑娘腔”有了记载,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更有了具体描述:“齐。
5、流行于潍坊、青岛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发源于哪里
茂腔山东地方戏剧剧种之1,被誉为“胶东之花”。茂腔发源地: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1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1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传统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
6、刘家庄镇的柳腔历史
柳腔在清代中叶产生于即墨西部,形成后流行于胶东1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5音戏、柳琴戏等有近缘关系。据1953年12月即墨县文化馆对柳腔形成过程所做过的调查报告:清乾隆十3年(1748年),受水旱虫灾侵袭,即墨以西各县的民众背井离乡,来即墨乞讨者甚多。他们乞讨时演唱的家乡小调,被当地群众称“周姑子”,也称“肘鼓子”。“本肘鼓”传到即墨后,许多当地群众学唱,学唱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沽河1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