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灯戏的历史沿革,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

4川灯戏的历史沿革


1、4川灯戏的历史沿革


对4川灯戏历史沿革的重新考察: 数十年来,4川戏曲界论及的“ 灯戏”,在川剧研究中被视为“声腔”,在剧种划分中又被视为“剧种”。这种对“声腔”与“剧种”不加区别的认识,又引申出“灯”、“戏”不分的泛解。今不妨把4川戏曲史志研究中提及的4灯戏作1归纳比较,然后统分为“有灯无戏”、“有灯有戏”、“有戏无灯”3种略加辨析。


1是唐宋时期的“有灯无戏”。例如《成都市志·川剧志》“概述”中,引用的唐代卢照邻《十5夜观灯》诗“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9枝前”,宋代陆游在成都所作《汉春宫》词“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敧帽垂鞭”,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记“唐明皇上元京师放灯,灯甚盛。叶法善奏曰:‘成都灯亦盛’”。这些记载,实际上属于“有灯无戏”,与“4川灯戏”并没有什么关系。


2是明代嘉靖年间开始的“有灯有戏”。例如《中国戏曲志·4川卷》引用的《洪雅县志》载:“元夕,张灯放花结彩棚,聚歌儿演戏剧”。《阆中县志·神会》载:“5月十5日瘟祖会,较诸会为甚,旧在城隍庙,今移太清观,醮天之夕,锣钹笛鼓响遏云衢,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谓灯山者,亦如上元”。这些记载表明,明代下半叶,“戏”不但已进入灯会,而且还进入神会,从而丰富了灯会、神会等民间习俗的内容和延长了这些活动的时间。至清代中叶,4川仍流行“有灯有戏”之灯戏。如乾隆年间,苍溪有“上元,放花灯,演灯戏”的记载(《苍溪县志》)。乾隆5十7年(1792年),双流县举人刘止塘的《蜀中新年竹枝词》曾记载:“花灯正好月华催,无那书声入耳来。看戏看花都未了,伤心竹马竟成灰”。


3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有戏无灯”。例如《中国戏曲志·4川卷》和《成都市志·川剧志》都曾述及:在19世纪初,4川灯戏已不限于灯会、神会演出,而是更加广泛地走进了民间平时祈神、驱邪和田间院坝庆贺丰收的娱闲活动之中。例如川北地区的灯戏,即与民间祈神佑福的“庆坛”仪式密不可分(主持仪式的端同时也是灯戏艺人)。嘉道年间寓居蜀地的浙江人范锴记:“俗有优伶,专演乡僻男女秽亵之事。歌词俚鄙,音节淫靡,名曰‘梁山调’,与弋阳、梆子迥别,昔以伤风败俗,禁不入城。无赖者恒于夤夜征歌,故曰‘灯戏’,又曰‘倡灯’,剧中实无灯也。近则川之东北郡村邑郭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盈途喧笑,士女聚欢,恬不为怪。迨夕阳人散,犹津津乐道之”(《苕溪渔隐诗稿·蜀产吟》)。而嘉庆年间的《成都竹枝词》“过罢元宵尚唱灯,胡琴拉的是淫声;《回门》、《送妹》皆堪赏,1折《广东人上京》”、道光年间李传杰《恬养知室诗存》咏“灯戏”诗中“戏楼夜敞千人 集,列炬林中鱼贯入”等描述,则表明4川灯戏已成为1种在群众中颇有影响的民间小戏,冲破了“禁不入城”的藩篱。


19世纪的4川灯戏,如与明代“有灯有戏”之灯戏相比较已大有不同。除显示出“有戏无灯”的特征而渐趋成熟外,还蕴含“移民填川”中各省原籍文化习俗以及诸腔剧种入川流变的影响因素。例如表演方面与花灯戏、花鼓戏、端公戏等融合并汲取了皮影戏、木偶戏的表演技艺,现在仍能见到“伴灯儿”表演和皮影身法、木偶身法;剧目方面已汲取成熟剧种的营养而充实了戏剧内容,如《思兄骂媒》、《请医》、《遇龙封宫》《雪梅教子》、《3孝记》、《4下河南》、《汲水蓝桥》等剧目,皆移植于其它剧种;声腔方面如4川梁平县(旧称梁山县)“剧中实无灯”之灯戏(4川称此为“灯戏的老祖宗”)的“梁山调”(亦称“良善调”、“胖筒筒调”、“端公调”),已渐沿长江中下游流变于湘、鄂、赣、闽、粤等地区被称为“川调”或“4川腔”,对当地花鼓戏、花灯戏等民间戏剧的声腔音乐产生过深远影响(有的研究者认为“由此形成了1种腔系”)。例如咸丰2年(1852年)刊印的湖北5峰《长乐县志》卷12《风俗志》载:“正月十5夜,张灯演花鼓戏,演戏多唱花柳戏,其音节出于4川梁平县,又曰‘梁山调’”。此志还附有道光2十8年(1848年)田泰斗的竹枝词:“逐户灯光灿玉缸,新年气象俗敦庞,1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4川腔”。


在20世纪,4川灯戏已广泛流行于巴蜀城乡各地。并因地域、方言、剧目、音乐、表演等差异表现出相对不同的地方风格和特色。较有代表性者,如以喜剧见长而流行于南充地区的“川北灯戏”(俗称“灯儿”、“喜乐神”、“大铺盖”),擅长悲剧而源于梁平县的“梁山灯戏”,以载歌载舞的“单边戏”著称而流行于涪陵地区的“秀山花灯戏”,以及流行于雅安地区的“芦山花灯戏”、流行于泸州地区的“古蔺花灯戏”、流行于乐山地区的“夹江堂灯戏”、流行于巫山县的“踩堂戏”等。在幅员广阔的巴山蜀水间,尤以“川北灯戏”的影响最大。



2、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 昆剧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1个流派,在江苏昆山1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1,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1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1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1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4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1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4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未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当时,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音乐家魏良辅痛感昆山腔的不协音律,于是借张野塘、谢林泉等到民间艺术家的帮助,参照北曲的演唱成就,对昆腔加以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总结出了1整套昆腔曲唱的规范,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所谓水磨调,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新昆曲博得了众口1词的称赞。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


完成昆山腔的又1重大革新,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昆山梁辰鱼是1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等人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1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1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1切声腔,1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3、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




4、山西戏曲的历史沿革


旧社会各村镇都有大昌樱清小不同的村社组织,有些大村社下还有个社。这种村社与行政管理无耐前关,是1种自发的娱乐组织。他们各有自己1套传统节目,象百戏技艺、吹弹歌舞、民间小戏等等,种类繁多。至于唱大戏(即梆子戏),那更是人心所向,必不可少的了。除职业班社外,不少村社还有自己的“什好班”、“自乐班”等等。存心要看戏,要唱戏,自然能找到各种机会。逢年过节当然要唱戏,迎神赛社也要唱戏,宗祠祭祖要唱戏,天旱祈雨也要唱戏,消灾免病、晚年得子等等还要唱“还愿”戏。死了人办丧事,自然不便唱戏了,但也要带吹鼓手“颂丛吹”戏。有条件的人家,还在死者的墓室壁上“画”戏。戏至能唱能吹而能画,既娱人又娱鬼还娱神,真是入神入化、天神人鬼共有之了。



5、请教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的历史沿革


农安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31′—125°45′,北纬43°55′—44°55′。东临德惠市,南接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年均气温4.7度,无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4季分明,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5万亩,林地95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水域面积33万亩。全县辖21个乡镇,376个村,总人口115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是全省幅员超过700万亩的10个县份之1,耕地超过400万亩的3个县份之1,人口超过百万的2个县份之1。县城所在地农安镇史称“黄龙府”,曾是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以抗金英雄岳飞的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54”运动领导人李大钊的诗句“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而闻名于世。目前,建成区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2万人。城区街路宽敞,市容整洁,楼房林立,初具中等城市规模。农安是电影《南京!南京!》的主要拍摄地。 农安历史 据史料记载,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隋为高句丽夫余城。到唐朝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1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2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7月,辽太祖病重。某夜有1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夫余城上空便有1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1里多,浑身光芒4射,金光耀眼。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1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公元975年(辽保宁7年),黄龙府的卫将燕颇反叛,杀了都监张琚,辽派大军平定了这起叛乱。战火给古城造成了重创,随后辽便放弃了黄龙府(农安),将黄龙府南迁至今4平市的1面城。自此古城降到了很不重要的地位。45年后,辽圣宗为了加强其东北部的防御力量,再次把黄龙府迁回古城(农安),为了避免重名,把1面城由黄龙府改为通州,把古城(农安)仍称黄龙府。领益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兴宗时于东北境伊通河地置怀德县,为祥州治(今农安万金塔乡)。1037年(辽重熙6年),辽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节度使,统辖女真5国部,隶属于黄龙府。此时是辽的极盛时期,当时黄龙府是各族人民杂居之地,人烟稠密,工商繁荣。据史料载:“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自黄龙府迁回之后,辽就对黄龙府加紧进行建设,使黄龙府成为“5京2府”7大重镇之1。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 840米,4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3面还各有1个小门,4角各有1个高大的角楼。有名的农安古塔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该塔用砖砌成,8角13层,高33米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至今已有千年,仍矗立在古城农安。 关于造塔有许多传说,其中1说:辽国钦天监有1次夜观天象,忽见有巨星从天而降,落在黄龙府附近。急奏圣宗:“黄龙府1带恐怕要有土龙出世,应立刻修1座塔压住它。”圣宗闻听大惊,立刻答应,马上命钦差随钦天监赴黄龙府造塔。钦差带领大队人马,日夜兼程,走了7天7夜,来到黄龙府地界,当船行至祥州(今万金塔镇)时,发现土龙的头就在这里,于是就决定把塔修在祥州。谁知塔刚修了半截,有1天夜里那个钦天监又观天象,忽然又大叫不好,说土龙知道要在祥州压它,所以又掉头跑回黄龙府了!于是干活的民工只好停下来,连夜赶到黄龙府去修塔。为了快些把塔修好,别让土龙再跑掉,又征调了大批民工和车马,日以继夜地干。1晃过了3年3月03天,塔终于修好了。这回土龙被压在下面不能动了,圣宗松了1口气,安心坐他的金銮殿了。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有人说这就是黄龙府地名的由来,也有人说,这就是俗名龙湾的由来。当然也有人解释“龙湾”,是由于伊通河在此蜿蜒曲折,其形像龙1样弯曲,故而得名。 “土龙”是被压住了,可谁知到1115年(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聚2 500人誓师反辽,他的军队攻破黄龙府。而后阿骨打“命完颜娄室镇守黄龙府”。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接着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并于1126年(金天会4年)攻入开封,掳走徽、钦2帝。南宋初抗金英雄岳飞曾激励部下,“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即指此城。至今这段故事1直被传为佳话。 当年完颜阿骨打在进攻黄龙府的途中,被松花江水所阻,附近又无船只,阿骨打急中生智,挥着马鞭向江对岸1指,命军队沿着他马鞭所指的方向涉水过江。结果人马行至江心,水深刚及马腹,大军顺利地过了江。等大军过后他再派人测量刚才走的地方,竟深不可测。为了纪念这次渡江成功,1140年(金天眷3年)金下诏改黄龙府为济州,又设利涉县。后因与山东的济州重名,且因黄龙府早有龙州之称,故于1189年(金大定2十9年)改济州为隆州,有时亦写成龙州。1214年(金贞祐2年),将州升为府,称隆安府,为府治。元灭金后,1236年(蒙古窝阔台汗8年),仍称黄龙府,废利涉县。1286年(元至元2十3年),将府升为路,黄龙府先后为开元万户府、辽东路、开元路治所。后来开元路治所迁到咸平(今开原市),黄龙府古城便被废弃。此后在战火的硝烟中慢慢变成1片废墟。1375年(明洪武8年),属辽东都司3万卫,后属亦东河卫,置龙安站。 明朝末年,这1带变成了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1791年(清乾隆5十6年)招垦。1直到1882年(清光绪8年),由于关内流民来此耕种的日渐增多,清政府在这里设农安分防照磨,属长春厅。1889年(清光绪十5年),正式设农安县,农安之名1直沿用到今天。取用“农安”2字,为“隆安”、“龙安”的谐音。俗名“龙湾”,曾名农安堡。 民国时期,1913年9月7日设扶农镇守使,使署驻农安县城,隶属吉林省。1945年“815”光复后,归吉合行政区;12月被国民党军占领。1946年1月获得解放,归吉江区管辖;同年2月在前郭县的老钱柜屯设立长农县,归吉江区管辖;同年5月归辽吉区第3区,9月改归辽吉区第2专区。1949年4月,划归吉林省,撤销长农县。1956年置农安镇,聚落呈正方形网格状,今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 黄龙戏 黄龙文化 黄龙戏,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3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 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新剧种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 自上世纪80年代 初到90年代中期,由农安县剧团排演的《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鹰格夫人》等大型剧目,曾在中国第2届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汇演,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活动中共获20个奖项,黄龙戏因此而声名远播。 黄龙戏属农客观存在地方戏剧种,因产生于古城黄龙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1家,形成独具特色和唱腔的“民族瑰宝”---黄龙戏。黄龙戏的内容主要反映辽金时期历史人物在黄龙府1带的活动,听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极具表现力,其中4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其代表作。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农安地名是金代隆安府,元代龙安站的音转。据《满洲地名考》和有关资料记载,农安是土名龙湾的音转。龙湾之名是由于伊通河环绕山岗,其形像龙1样弯曲,而故名。 汉时为扶馀国属地,当时的农安是扶馀的都城;南北朝、隋时(公元420-618年)扶馀沦为高句丽的附属国,当时农安属高句丽北境,叫扶馀城。因此,从南北朝始至唐初期属高句丽扶馀城,唐灭高句丽后为渤海扶馀府境;辽把渤海扶馀府改为黄龙府,统辖5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3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归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管辖;金把黄龙府改为济州,后因济州与山东的济州同名,于金大定2十9年(1189年)改名隆安,亦作龙安,金贞柏初(1214年11216年)隆安由州升为府,名为隆安府,属上京路;元为开元路的属境;明洪武8年(1375年)归属辽东都司的3万卫管辖,到永乐元年(1403年)属奴尔干都司的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卫,明末属蒙古科尔沁部,成为游牧之地;清初属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到乾隆5十6年(1791年)招流民垦种,嘉庆5年(1800年)设长春厅,农安属长春厅境地。光绪8年(1882年)于农安城分设经历;十5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府,设农安县,隶属长春府;民国3年(1914年)6月东北实行省、道、县3级管理制,农安隶属吉林省吉长道;民国十8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农安仍隶属于吉林省。 2000年,农安县辖13个镇、13个乡。 根据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76134人,其中:农安镇 204513人、伏龙泉镇 38114人、哈拉海镇 45845人、靠山镇 29032人、合隆镇 61674人、开安镇 59060人、烧锅镇 28034人、高家店镇 31105人、鲍家镇 23258人、华家镇 41131人、柴岗镇 26764人、3盛玉镇 38240人、巴吉垒镇 52010人、滨河乡 31135人、前岗乡 22626人、龙王乡 26893人、3岗乡 30033人、万顺乡 38740人、杨树林乡 36439人、新阳乡 20097人、永安乡 27812人、青山口乡 31037人、黄鱼圈乡 31021人、新农乡 34003人、万金塔乡 35048人、小城子乡 32470人。 2003年1月23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1号文件,同意将农安县开安镇所属的马家村、德胜村、隆盛村划归合隆镇管辖。同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2号文件,同意将农安县滨河乡十8家子村、獾子洞村划归农安镇管辖。 2003年,农安县辖26个乡镇:农安镇、鲍家镇、开安镇、合隆镇 烧锅镇、伏龙泉镇、3盛玉镇、哈拉海镇、高家店镇、靠山镇、华家镇、巴吉垒镇、柴岗镇、万金塔乡、滨河乡、前岗乡、龙王乡、3岗乡、新阳乡、万顺乡、永安乡、杨树林乡、小城子乡、黄鱼圈乡、青山口乡、新农乡。共有378个行政村,3 8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万,总户数25万。 2004年,农安县辖:农安镇(镇政府驻农安街)、伏龙泉镇、高家店镇、哈拉海镇、柴岗镇(镇政府驻柴岗站)、开安镇(镇政府驻开安街)、烧锅镇(镇政府驻浇锅店)、靠山镇(镇政府驻靠山屯)、合隆镇、华家镇(镇政府驻华家站屯)、巴吉垒镇、鲍家镇(镇政府驻鲍家沟)、3盛玉镇、杨树林乡、常家乡、万顺乡(乡政府驻万顺堡)、龙王乡(乡政府驻盛家窝堡)、3岗乡(乡政府驻3岗屯)、黄鱼圈乡(乡政府驻3盛永)、新阳乡(乡政府驻裕民)、永安乡(乡政府驻毕家屯)、滨河乡(乡政府驻吴家屯)、前岗乡、青山乡(乡政府驻魏家岭)、新农乡(乡政府驻冯木铺)、小城子乡(乡政府驻老所长)、万金塔乡。 2005年,将农安县合隆镇划归长春市宽城区管辖。?年,农安县撤销鲍家镇、柴岗镇、滨河乡、新阳乡。 截至2006年底,农安县辖10个镇、11个乡,4个社区、376个村。



6、中国戏曲之母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