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戏曲双玉蝉的内容讲的那个朝代的故事?

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1、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温州戏曲史话:温州地方戏曲剧种 瓯剧(温州乱弹)温州乱弹是1多声腔剧种,包括高腔、昆腔、正、反乱弹、滩簧、词调等多种声腔。长期以来,戏曲界对温州乱弹所包含的各种声腔的渊源和流变未作深入研究探讨,有所误解,以为温州乱弹系由当地民歌小曲发展而成,为温州所独有的地方剧种,遂于1959年改称“瓯剧”。 清嘉庆、道光间,温州乱弹已在浙南流行,且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所记,多系在温州观剧情况,即所谓的“声色喧腾之出”,他所记的剧种是“秦腔”。这与光绪年间瑞安张震轩日记中所记述的剧种名称不谋而合,可见温州乱弹的前身确是秦腔无疑。 咸丰年间,温州出现“老锦秀”班,同治、光绪以后,班社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地区的乱弹班社先后约有40多个。清未民初,为温州乱弹最兴盛时期,有踪迹可寻的有:“竹马歌”、“老同庆”、“日秀”、“3星”、“新同庆”、“大吉庆”、“小同庆”、“新益奇”等。此后,温州乱弹受外来声腔的冲激,已不再墨守旧规,大量移植兄弟剧种中的剧目,特别是福建戏班中的新颖剧目,声腔中则渗入皮簧,因此群众把这类班社称为“莲花班”,以与专演传统剧目的老牌乱弹班相区别。其活动区域,除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处州等地外,有些戏班还曾到江西上饶和福建铜山,浦城、霞浦、沙城及福安、宁德等地演出。 温州乱弹的剧目组成比较复杂,原有传统剧目84本。据老艺人传说,凡是被观众承认为正式的 乱弹班,必须是84本传统戏全部都能演出。这84本戏从从声腔上分,有高腔4本:《雷公报》、《循环报》、《报恩亭》、《紫阳观》;昆腔3本:《雷峰塔》、《渔家乐》、《连环记》;徽调4本:《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从剧目本身的类别来分,又有所谓的5本老戏:《施3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配》、《全家福》;4本冷戏:《4国齐》、《取宝刀》、《闹沙河》、《醉幽州》。此外,尚有1些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剧目,统称“外方戏”,还有就是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的剧目,如《双仙斗》、《黄3袅》、《洗马桥》等。就84本传统剧目的容来看,反映家庭伦理、爱情、社会道德的戏占了大多数。忠与奸、善与恶、正与邪、忠贞与背叛之间的斗争为许多剧目的共同主题。剧中人物尽管历尽沧桑磨难,最后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正是下层贫民的普遍愿望和心理特点。故瓯剧观众亦以下层民众居多。许多剧中人物的故事与性格特征,都成了温州方言中的民间谚语,如“3官堂娘舅”、“紫霞杯里大伯娘”、“雷打的周白其”等,可见瓯剧在当地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温州乱弹的音乐属板腔体结构,除前面提到的“3高、4昆、4徽”外,其余剧目全唱正乱弹,少量剧目中夹有反乱弹。如《珍珠塔》中方卿在后见姑中所唱的【反2汉】,高亢激越,十分动听。正反乱弹各有【原板】、【紧板】、【煞板】、【流水】等板式,定调相差5度。此外也有少量曲牌。如【2汉】、【锦翠】、【下山虎】、【洛梆子】、【小桃红】之类。伴奏乐器原先以笛子为主,后改用板胡。唱腔、宾白咬字采用中州韵,但因当地演员学习中原语音极为困难,结果出现1种奇特的现象,即咬字尽量向中州韵靠拢,而语音调值则仍保留温州方言,形成1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音系统,称为“乱弹白”,民谚则称之为“乱弹儿搭搭边”。温州所有地方戏曲剧种都采用这种“乱弹白”,这是温州当地方音本身所决定的。 建国前,所有的乱弹班社均没有文字记录的剧本,所有的戏全靠老艺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956年春,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叶大兵同志主持下,成立了1个专门小组,小组的任务是利用业余时间,让老艺人把肚子里的戏“吐”出来,由专人进行记录。这项工作延续了约1年时间,乱弹的84本传统老戏以及1些外方戏(移植剧目),总数约200多本,分抄两套,1套交浙江省文化厅资料室保存;另1套由温州市文化处保存。温州胜利乱弹剧团丑角演员黄岩荣1个人就“吐”了30来本,直到临终前在医院里挂着盐水,还在不停地吐戏。 瓯剧的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贴近自然,所有的旦角都由男演员担任,直至民国20年以后才有女旦角。武打大抵以平阳1带流行的南拳套路为基础,尤以对打居多。有时演员可以离开剧情,专门卖弄技艺,称为“打台面”。在服饰行头方面也不甚讲究,旦角也仅用花布包头,俗称“懒梳妆”。民国2年,温州品玉昆班到上海演出,才使旦角化妆大有改进,武打也改用了“股档”形式。

戏曲双玉蝉的内容讲的那个朝代的故事?



2、戏曲双玉蝉的内容讲的那个朝代的故事?

《双玉蝉》据闽剧同名传统剧目改编。 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无可考证.很大可能是明代或清代,因为闽剧起源于明末。 《双玉蝉》据闽剧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与《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1起并称为甬剧的3大悲剧,在江浙1带地区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法家族制度的罪恶本质。 闽剧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流行于福州方言语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1。 闽剧,戏曲剧种。又称 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1带,流行着1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1带,当时也出现了1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3者合1的班社。在福州还流行着1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1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3者合1,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3、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温州戏曲史话:温州地方戏曲剧种 瓯剧(温州乱弹)温州乱弹是1多声腔剧种,包括高腔、昆腔、正、反乱弹、滩簧、词调等多种声腔。长期以来,戏曲界对温州乱弹所包含的各种声腔的渊源和流变未作深入研究探讨,有所误解,以为温州乱弹系由当地民歌小曲发展而成,为温州所独有的地方剧种,遂于1959年改称“瓯剧”。 清嘉庆、道光间,温州乱弹已在浙南流行,且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所记,多系在温州观剧情况,即所谓的“声色喧腾之出”,他所记的剧种是“秦腔”。这与光绪年间瑞安张震轩日记中所记述的剧种名称不谋而合,可见温州乱弹的前身确是秦腔无疑。 咸丰年间,温州出现“老锦秀”班,同治、光绪以后,班社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地区的乱弹班社先后约有40多个。清未民初,为温州乱弹最兴盛时期,有踪迹可寻的有:“竹马歌”、“老同庆”、“日秀”、“3星”、“新同庆”、“大吉庆”、“小同庆”、“新益奇”等。此后,温州乱弹受外来声腔的冲激,已不再墨守旧规,大量移植兄弟剧种中的剧目,特别是福建戏班中的新颖剧目,声腔中则渗入皮簧,因此群众把这类班社称为“莲花班”,以与专演传统剧目的老牌乱弹班相区别。其活动区域,除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处州等地外,有些戏班还曾到江西上饶和福建铜山,浦城、霞浦、沙城及福安、宁德等地演出。 温州乱弹的剧目组成比较复杂,原有传统剧目84本。据老艺人传说,凡是被观众承认为正式的 乱弹班,必须是84本传统戏全部都能演出。这84本戏从从声腔上分,有高腔4本:《雷公报》、《循环报》、《报恩亭》、《紫阳观》;昆腔3本:《雷峰塔》、《渔家乐》、《连环记》;徽调4本:《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从剧目本身的类别来分,又有所谓的5本老戏:《施3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配》、《全家福》;4本冷戏:《4国齐》、《取宝刀》、《闹沙河》、《醉幽州》。此外,尚有1些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剧目,统称“外方戏”,还有就是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的剧目,如《双仙斗》、《黄3袅》、《洗马桥》等。就84本传统剧目的容来看,反映家庭伦理、爱情、社会道德的戏占了大多数。忠与奸、善与恶、正与邪、忠贞与背叛之间的斗争为许多剧目的共同主题。剧中人物尽管历尽沧桑磨难,最后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正是下层贫民的普遍愿望和心理特点。故瓯剧观众亦以下层民众居多。许多剧中人物的故事与性格特征,都成了温州方言中的民间谚语,如“3官堂娘舅”、“紫霞杯里大伯娘”、“雷打的周白其”等,可见瓯剧在当地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温州乱弹的音乐属板腔体结构,除前面提到的“3高、4昆、4徽”外,其余剧目全唱正乱弹,少量剧目中夹有反乱弹。如《珍珠塔》中方卿在后见姑中所唱的【反2汉】,高亢激越,十分动听。正反乱弹各有【原板】、【紧板】、【煞板】、【流水】等板式,定调相差5度。此外也有少量曲牌。如【2汉】、【锦翠】、【下山虎】、【洛梆子】、【小桃红】之类。伴奏乐器原先以笛子为主,后改用板胡。唱腔、宾白咬字采用中州韵,但因当地演员学习中原语音极为困难,结果出现1种奇特的现象,即咬字尽量向中州韵靠拢,而语音调值则仍保留温州方言,形成1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音系统,称为“乱弹白”,民谚则称之为“乱弹儿搭搭边”。温州所有地方戏曲剧种都采用这种“乱弹白”,这是温州当地方音本身所决定的。 建国前,所有的乱弹班社均没有文字记录的剧本,所有的戏全靠老艺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956年春,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叶大兵同志主持下,成立了1个专门小组,小组的任务是利用业余时间,让老艺人把肚子里的戏“吐”出来,由专人进行记录。这项工作延续了约1年时间,乱弹的84本传统老戏以及1些外方戏(移植剧目),总数约200多本,分抄两套,1套交浙江省文化厅资料室保存;另1套由温州市文化处保存。温州胜利乱弹剧团丑角演员黄岩荣1个人就“吐”了30来本,直到临终前在医院里挂着盐水,还在不停地吐戏。 瓯剧的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贴近自然,所有的旦角都由男演员担任,直至民国20年以后才有女旦角。武打大抵以平阳1带流行的南拳套路为基础,尤以对打居多。有时演员可以离开剧情,专门卖弄技艺,称为“打台面”。在服饰行头方面也不甚讲究,旦角也仅用花布包头,俗称“懒梳妆”。民国2年,温州品玉昆班到上海演出,才使旦角化妆大有改进,武打也改用了“股档”形式。

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4、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温州戏曲史话:温州地方戏曲剧种 瓯剧(温州乱弹)温州乱弹是1多声腔剧种,包括高腔、昆腔、正、反乱弹、滩簧、词调等多种声腔。长期以来,戏曲界对温州乱弹所包含的各种声腔的渊源和流变未作深入研究探讨,有所误解,以为温州乱弹系由当地民歌小曲发展而成,为温州所独有的地方剧种,遂于1959年改称“瓯剧”。 清嘉庆、道光间,温州乱弹已在浙南流行,且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所记,多系在温州观剧情况,即所谓的“声色喧腾之出”,他所记的剧种是“秦腔”。这与光绪年间瑞安张震轩日记中所记述的剧种名称不谋而合,可见温州乱弹的前身确是秦腔无疑。 咸丰年间,温州出现“老锦秀”班,同治、光绪以后,班社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地区的乱弹班社先后约有40多个。清未民初,为温州乱弹最兴盛时期,有踪迹可寻的有:“竹马歌”、“老同庆”、“日秀”、“3星”、“新同庆”、“大吉庆”、“小同庆”、“新益奇”等。此后,温州乱弹受外来声腔的冲激,已不再墨守旧规,大量移植兄弟剧种中的剧目,特别是福建戏班中的新颖剧目,声腔中则渗入皮簧,因此群众把这类班社称为“莲花班”,以与专演传统剧目的老牌乱弹班相区别。其活动区域,除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处州等地外,有些戏班还曾到江西上饶和福建铜山,浦城、霞浦、沙城及福安、宁德等地演出。 温州乱弹的剧目组成比较复杂,原有传统剧目84本。据老艺人传说,凡是被观众承认为正式的 乱弹班,必须是84本传统戏全部都能演出。这84本戏从从声腔上分,有高腔4本:《雷公报》、《循环报》、《报恩亭》、《紫阳观》;昆腔3本:《雷峰塔》、《渔家乐》、《连环记》;徽调4本:《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从剧目本身的类别来分,又有所谓的5本老戏:《施3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配》、《全家福》;4本冷戏:《4国齐》、《取宝刀》、《闹沙河》、《醉幽州》。此外,尚有1些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剧目,统称“外方戏”,还有就是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的剧目,如《双仙斗》、《黄3袅》、《洗马桥》等。就84本传统剧目的容来看,反映家庭伦理、爱情、社会道德的戏占了大多数。忠与奸、善与恶、正与邪、忠贞与背叛之间的斗争为许多剧目的共同主题。剧中人物尽管历尽沧桑磨难,最后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正是下层贫民的普遍愿望和心理特点。故瓯剧观众亦以下层民众居多。许多剧中人物的故事与性格特征,都成了温州方言中的民间谚语,如“3官堂娘舅”、“紫霞杯里大伯娘”、“雷打的周白其”等,可见瓯剧在当地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温州乱弹的音乐属板腔体结构,除前面提到的“3高、4昆、4徽”外,其余剧目全唱正乱弹,少量剧目中夹有反乱弹。如《珍珠塔》中方卿在后见姑中所唱的【反2汉】,高亢激越,十分动听。正反乱弹各有【原板】、【紧板】、【煞板】、【流水】等板式,定调相差5度。此外也有少量曲牌。如【2汉】、【锦翠】、【下山虎】、【洛梆子】、【小桃红】之类。伴奏乐器原先以笛子为主,后改用板胡。唱腔、宾白咬字采用中州韵,但因当地演员学习中原语音极为困难,结果出现1种奇特的现象,即咬字尽量向中州韵靠拢,而语音调值则仍保留温州方言,形成1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音系统,称为“乱弹白”,民谚则称之为“乱弹儿搭搭边”。温州所有地方戏曲剧种都采用这种“乱弹白”,这是温州当地方音本身所决定的。 建国前,所有的乱弹班社均没有文字记录的剧本,所有的戏全靠老艺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956年春,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叶大兵同志主持下,成立了1个专门小组,小组的任务是利用业余时间,让老艺人把肚子里的戏“吐”出来,由专人进行记录。这项工作延续了约1年时间,乱弹的84本传统老戏以及1些外方戏(移植剧目),总数约200多本,分抄两套,1套交浙江省文化厅资料室保存;另1套由温州市文化处保存。温州胜利乱弹剧团丑角演员黄岩荣1个人就“吐”了30来本,直到临终前在医院里挂着盐水,还在不停地吐戏。 瓯剧的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贴近自然,所有的旦角都由男演员担任,直至民国20年以后才有女旦角。武打大抵以平阳1带流行的南拳套路为基础,尤以对打居多。有时演员可以离开剧情,专门卖弄技艺,称为“打台面”。在服饰行头方面也不甚讲究,旦角也仅用花布包头,俗称“懒梳妆”。民国2年,温州品玉昆班到上海演出,才使旦角化妆大有改进,武打也改用了“股档”形式。

浙江瑞安的地方剧种现状



5、浙江瑞安的地方剧种现状

温州戏曲史话:温州地方戏曲剧种 瓯剧(温州乱弹)温州乱弹是1多声腔剧种,包括高腔、昆腔、正、反乱弹、滩簧、词调等多种声腔。长期以来,戏曲界对温州乱弹所包含的各种声腔的渊源和流变未作深入研究探讨,有所误解,以为温州乱弹系由当地民歌小曲发展而成,为温州所独有的地方剧种,遂于1959年改称“瓯剧”。 清嘉庆、道光间,温州乱弹已在浙南流行,且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所记,多系在温州观剧情况,即所谓的“声色喧腾之出”,他所记的剧种是“秦腔”。这与光绪年间瑞安张震轩日记中所记述的剧种名称不谋而合,可见温州乱弹的前身确是秦腔无疑。 咸丰年间,温州出现“老锦秀”班,同治、光绪以后,班社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地区的乱弹班社先后约有40多个。清未民初,为温州乱弹最兴盛时期,有踪迹可寻的有:“竹马歌”、“老同庆”、“日秀”、“3星”、“新同庆”、“大吉庆”、“小同庆”、“新益奇”等。此后,温州乱弹受外来声腔的冲激,已不再墨守旧规,大量移植兄弟剧种中的剧目,特别是福建戏班中的新颖剧目,声腔中则渗入皮簧,因此群众把这类班社称为“莲花班”,以与专演传统剧目的老牌乱弹班相区别。其活动区域,除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处州等地外,有些戏班还曾到江西上饶和福建铜山,浦城、霞浦、沙城及福安、宁德等地演出。 温州乱弹的剧目组成比较复杂,原有传统剧目84本。据老艺人传说,凡是被观众承认为正式的 乱弹班,必须是84本传统戏全部都能演出。这84本戏从从声腔上分,有高腔4本:《雷公报》、《循环报》、《报恩亭》、《紫阳观》;昆腔3本:《雷峰塔》、《渔家乐》、《连环记》;徽调4本:《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从剧目本身的类别来分,又有所谓的5本老戏:《施3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配》、《全家福》;4本冷戏:《4国齐》、《取宝刀》、《闹沙河》、《醉幽州》。此外,尚有1些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剧目,统称“外方戏”,还有就是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的剧目,如《双仙斗》、《黄3袅》、《洗马桥》等。就84本传统剧目的容来看,反映家庭伦理、爱情、社会道德的戏占了大多数。忠与奸、善与恶、正与邪、忠贞与背叛之间的斗争为许多剧目的共同主题。剧中人物尽管历尽沧桑磨难,最后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正是下层贫民的普遍愿望和心理特点。故瓯剧观众亦以下层民众居多。许多剧中人物的故事与性格特征,都成了温州方言中的民间谚语,如“3官堂娘舅”、“紫霞杯里大伯娘”、“雷打的周白其”等,可见瓯剧在当地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温州乱弹的音乐属板腔体结构,除前面提到的“3高、4昆、4徽”外,其余剧目全唱正乱弹,少量剧目中夹有反乱弹。如《珍珠塔》中方卿在后见姑中所唱的【反2汉】,高亢激越,十分动听。正反乱弹各有【原板】、【紧板】、【煞板】、【流水】等板式,定调相差5度。此外也有少量曲牌。如【2汉】、【锦翠】、【下山虎】、【洛梆子】、【小桃红】之类。伴奏乐器原先以笛子为主,后改用板胡。唱腔、宾白咬字采用中州韵,但因当地演员学习中原语音极为困难,结果出现1种奇特的现象,即咬字尽量向中州韵靠拢,而语音调值则仍保留温州方言,形成1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音系统,称为“乱弹白”,民谚则称之为“乱弹儿搭搭边”。温州所有地方戏曲剧种都采用这种“乱弹白”,这是温州当地方音本身所决定的。 建国前,所有的乱弹班社均没有文字记录的剧本,所有的戏全靠老艺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956年春,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叶大兵同志主持下,成立了1个专门小组,小组的任务是利用业余时间,让老艺人把肚子里的戏“吐”出来,由专人进行记录。这项工作延续了约1年时间,乱弹的84本传统老戏以及1些外方戏(移植剧目),总数约200多本,分抄两套,1套交浙江省文化厅资料室保存;另1套由温州市文化处保存。温州胜利乱弹剧团丑角演员黄岩荣1个人就“吐”了30来本,直到临终前在医院里挂着盐水,还在不停地吐戏。 瓯剧的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贴近自然,所有的旦角都由男演员担任,直至民国20年以后才有女旦角。武打大抵以平阳1带流行的南拳套路为基础,尤以对打居多。有时演员可以离开剧情,专门卖弄技艺,称为“打台面”。在服饰行头方面也不甚讲究,旦角也仅用花布包头,俗称“懒梳妆”。民国2年,温州品玉昆班到上海演出,才使旦角化妆大有改进,武打也改用了“股档”形式。

闽戏的起源与特点是什么?



6、闽戏的起源与特点是什么?

《旧唐书》卷4十云“圣历2年(699年)分泉州(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3县置武荣州,景云2年(711年)改为泉州(今泉州)。开元2十9年(741年)割龙溪属漳州。”《舆地纪胜》卷1百3十4云“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漳泉并属焉。”乾隆《泉州府志》卷3云“太平兴国6年(981年),割所属莆田、仙游别为兴化军,长泰归漳州。”所以,唐代至北宋初,泉州包含了今莆田、仙游及部分漳州。现在属于闽南戏系统的莆仙戏、梨园戏、木偶戏等都是在这个地区产生发展的。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1。是现存唯1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1带流行着1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1带,当时也出现了1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3者合1的班社。   在福州还流行着1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1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3者合1,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