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什么戏曲?温州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温州有什么戏曲?



1、温州有什么戏曲?

大概有瓯剧,永昆,即温州昆曲,木偶戏吧。

温州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2、温州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瓯剧   瓯剧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1带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古称“东瓯”,1959年定名为瓯剧。   瓯剧已有3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3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   瓯剧的音乐除乱弹外,还有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多彩。瓯剧唱腔分“正乱弹”和“反乱弹”;正乱弹主要曲调有[慢乱弹]、[2汉]、[玉麒]、[流水]、[小桃红]等;反乱弹有[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紧板]等。瓯剧音乐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   瓯剧名演员有陈荣、叶在眉等。   ---------------------------------------------   温州高腔也称瑞安高腔,它的起源,1般都认为在明朱清初,即江南1带花部诸腔开始形成之时。其音乐体系属曲牌制,它的某些曲牌腔格旋律与昆曲有相似之处。其演唱特点是1唱众和,演员在台上演唱时,如果是1句7字,句尾1字或3字由后台或台上的乐队帮唱,温州民间谓之“夹燥塔”。演唱发声以自然音为主,音调高昂激越、显示出古朴、粗扩的艺术风格,唱词的疾徐强弱全凭乐队用鼓控制,完金符合汤显祖在《宜黄清源祖师庙记》中听说:“其节以鼓,其调喧”的描述。   从晚清以迄民国,温州专业的高腔班仅有只有1个“老祥云”,活动范围在闽东北与浙南1带。稍后后又有1个“新祥云”·民国十4年以及,新、老“祥云”解体,浙南地区仅有1个“大玉麟”班,不久亦衰落。至20世纪30年代初,温州高腔已经绝响。   “老祥云”班常演剧目约有本戏50余个,折子戏20多个。除高腔外,也有少部分昆曲与乱弹戏。常演剧目如《紫金鞭》、《高唐州》、《凤头钗》、《铁冠图》等,“老祥云”班也有自己独有的剧目,如《拜天顺》,则取材于乐清明礼部侍郎章纶的故事。此外也从其它剧种移植,民国4年演出的《龙凤球》1剧,就是观众所熟知的“云中落绣鞋”故事,(清人传奇名《雄精剑》,80年代香港据以改编成越剧,取名《精变》),演时不唱高腔而唱湖北梆子,这在高腔班中可说绝无仅有。   温州乱弹的84本传统剧目中保留有4本高腔戏:《雷公报》、《循环报》、《报恩亭》、《紫阳观》;此外还有1些折子戏如《北湖州》、《宜秋山》、《磨房串戏》、《访白袍》、《貂婵拜月》等,1957年,温州胜利乱弹剧团曾整理演出了《宜秋山》。   温州俗谚向有“高昆乱弹,和调讨饭”之说,在这4种地方戏曲剧种中,高腔排名居首,按照行规,当地两班同时演出(斗台)时,倘其中有1班是高腔班,则高腔班未开锣,其他班不得抢先开锣。

温州有什么戏曲?



3、温州有什么戏曲?

1 永昆,温州昆曲是我国南方昆曲的1个流派,因流行在永嘉1带,又称“永昆”。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雷峰塔》、《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朴质、自然、明快等特点。 2 瓯剧,是流行于浙江南部,以温州为中心的地方戏。瓯剧是在民间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百多年历史。明末清初,高腔、昆腔流行于浙南,乾嘉时,乱弹班开始盛行,班社均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后又兼唱部分传自安徽的“徽调”,滩黄,时调。在长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1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因为它是1个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剧种,故又叫“温州乱弹”。1959年改称“瓯剧”。 瓯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反映题材宽广,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如《3仙粮》中的翠央多次受难,《珍珠塔》中的陈翠娥和方卿历经波折,结果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戏是群众最爱看的,俗称“家庭格”,贴近人们的实际,故有“有台上就有台下”之说。历史题材的戏,大都取材于3国、水浒等小说史料。通过尖锐的忠奸斗争,揭露封建暴政,歌颂古代英雄反侵略的正义行为,反映人们受国主义精神和反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情感。如《探5阳》中的王英大敌当前,愿弃私仇,报效国家。瓯剧中还有《黄金塔》、《雷峰塔》等流传民间的神话剧,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3 木偶戏,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之1,古代称之“傀儡戏”。木偶戏是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木偶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可考的文字记载来考察,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木偶的雏形。在唐宋时期,木偶戏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主要用途是为丧葬仪式服务的,不过已经有故事情节的表演。直至明清两代,木偶的发展更是波及各地,产生不同的分支流派。现今有木偶表演种类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等。平阳县木偶戏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在平阳县民间流行。今天的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就是“新民提线木偶剧团”,剧团长期活动在浙闽1带,颇有影响,是当代中国提线木偶最具代表和影响的剧团之1。近年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改平面舞台为立体天桥舞台,并打破框式结构,出现了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它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线木偶为主,杖头、布袋木偶为辅;在表演技巧上,能把古装传统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演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把现代题材剧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异、丰富多彩。屡次参加国内外赛事,硕果累累。近几年平阳木偶戏更是频繁走出国门,享誉海外。 4 越剧在温州,越剧虽然不是温州土生土长的剧种,但是温州对越剧发展的贡献是不能否认的。根据南戏改变的越剧《荆钗记》、《拜月记》等大大的丰富了越剧题材。

温州古词属于什么戏曲



4、温州古词属于什么戏曲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1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3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4娘娘》、《十2红》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