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方戏曲有哪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江西有哪些剧种?

江西地方戏曲有哪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


1、江西地方戏曲有哪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


在江西的戏曲文化中,戏剧剧种十分多,特别是采茶戏,地域上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采茶戏剧。那么,昌行江西的地方戏曲究竟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1起去看看这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的江西地方戏曲吧。


赣剧


赣剧是1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4大声腔之1。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赣剧的弹腔,以2黄、西皮为主,其它还包括秦腔、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欢迎。解放后,赣剧艺术进行改革,整理、改编演出了《梁祝姻缘》、《还魂记》、《窦娥冤》等优秀传统剧目。


赣剧的发展对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弋阳腔


弋阳腔,传统戏曲声模困腔之1。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1。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弋阳腔的唱腔结构、伴奏及行当与余姚腔、昆山腔、海盐腔基本1样。据清·李调元的《剧话》: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由此可知,弋阳腔又通称为高腔。弋阳腔又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它的粗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点,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


盱河戏


盱河戏,流传于广昌县境的1个古老剧种。别名大戏、土戏。盱河戏发祥于甘竹镇,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盱河戏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戏剧团。


主要招式有起霸、捞剑寻月、金钱跑马、观音观掌、落马擒王、团牌摆阵、长棍开操、花枪对打等。其特点为,原专唱高腔,后以唱皮黄腔为主,表演豪放而凝重,炽烈而规范,是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


东河戏


东河戏是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3大声腔较为完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古老而独特的赣州东河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在赣州东河1带的乡村中,仍然保留着众多民间东河戏班,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唱上几台大戏。


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角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2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宁河戏又称“宁州大戏”或“宁河班”。是江西旦迅念大型的汉族戏曲剧种之1,它发源于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1带。宁河戏文武兼备,唱、念、做、打完整成套。传统剧目可查者约4000余种,多系整本,声腔以2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徽调、昆曲和民歌小调。



2、江西有哪些剧种?


江西戏剧剧种很多,如下:   赣剧:赣剧发端于明代弋阳腔,流传至今已有5百年历史,分饶河、广信两派。饶河戏流行于饶洲府的鄱阳、乐平、余干、万年、德兴等地。广信班流行于广信府的上饶、玉山、贵溪、横峰等地。建国后,1950年被正式定名为赣剧。   东河戏:初名赣洲大戏。孕育,形成于贡水流域的赣县、兴国1带,是江西古老剧种之1。东河戏流行地区有赣县、兴国、南康、大余等县,旁及粤东的梅县、潮洲以及闽西的宁化、归化等地。   宜黄戏:宜黄戏、旧称宜黄班。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1带,建国后,1957年定名为宜黄戏。   9江清阳腔:9江清阳腔,为清代安徽清阳腔之遗脉。主要流行地区有湖口、都昌、彭泽、星子、瑞昌等地,当地人称之为高腔,后改名为9江清阳腔。   吁河戏:吁河戏,地方大剧种,旧名土戏,因为最先只演孟姜女的故事,又称之为孟戏。这种孟戏历来由宗族性的班社演出。其流行地区为广昌1带。1981年定名为吁河戏,在广昌成立了吁河戏剧团。   西河戏:原名弹腔大戏,是赣剧的1个流派。其流行地区为星子、德安、9江、都昌、永修等县。赣江下游分东西两河流入鄱阳湖,而星子、德安位于西河流域,故外地人称之为西河班。1982年定名为西河戏。   宁河戏:旧时又名宁洲大班,其流行地区为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在赣、鄂、湘3省毗邻地区很受群众欢迎。其起源于明代弋阳腔,为江西古老剧种之1。建国后定名为宁河戏。   抚河戏:旧称抚河大班。主要流行于抚河流域的临川、金溪、宜黄、崇仁、广昌等县,其戏班有时还进南昌演出,历史约有3百年。建国后,这个已经失传多年的剧种,才定名为抚河戏。   婺源徽剧:婺源徽班,因其流行地区以婺源为中心,故在清代就名为婺源班。建国后,1般只称为徽剧,是中国现存的古老剧种之1,迄今已有3百年的历史。   吉安戏:地方大戏剧种,因产生于吉安地区,是1个综合了高腔、昆曲和乱弹诸腔的古老剧种。其流行地区,除赣中、赣西、赣南等地外,尚达湖南湘东1带。到建国前夕,已无班社存在,成为1个失传的剧种。   傩戏:古代祭祀剧种,主要流行于万载县和萍乡市,原称开口傩。1985年定名为傩戏。   赣南采茶戏:旧称灯戏,流行地区有赣洲、赣县,广东韶关、曲江等市县。从清代嘉庆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戏班社,交往频繁。建国后才正式定名为赣南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起源于茶灯,并经过灯戏、3角班、半班等阶段。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地。清末宣统年间,南昌采茶戏在抚洲演出达6年之久。抗日战争时,在吉安、泰和、赣州1带有较长时期的演出。建国后,初名为南昌地方戏。1953年改称为南昌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旧称3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铅山、弋阳、贵溪等县。建国后,定名为赣东北采茶戏,后改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9江、湖口、彭泽、德安等县。建国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戏,曾定名为瑞昌采茶戏,后统称为9江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旧称茶戏。主要流行地区有武宁、修水、铜鼓、德安、永修、奉新、瑞昌和湖北的阳新、通山等县。1953年定名为武宁茶戏,后称武宁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旧名3角班。他的前身是湖北的黄梅戏。主要流行地区为景德镇、浮梁、都昌、婺源以及安徽的祁门等县。建国后定名为景德镇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旧称3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抚州、临川、崇仁、宜黄、金溪、进贤、南丰等地的部分农村,建国后,定名为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旧称3角班、花鼓班。其流行地区有吉安市、吉、永丰、峡江、新干、泰和万安等县,邻近的抚州、赣州地区也曾流行。建国后,定名为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属赣中采茶戏系统,这个剧种流行地区有宁都、于都、兴国、石城、广昌等农村乡镇,还到过福建的邵武、光泽、建宁等县演出。建国后,改名为宁都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俗称高安丝弦戏,由民间灯彩演变而成,是1种在瑞河锣鼓戏之后的新兴采茶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高安、上高、宜春、宜丰、分宜、新干等地。因其发展于高安,建国后,定名为高安地方戏,1978年改明为高安采茶戏。   瑞河采茶戏:旧名3角班,采茶戏、高安锣鼓戏。其流行地区主要是高安、上高、奉新、宜丰以及南昌、9江、上饶等地,因为高安县旧为瑞洲府治,地处瑞河流域,1979年改名为瑞河采茶戏。   袁河采茶戏:旧名3角班、锣鼓戏。起源于宜春北部,流行于宜春、万载、上高、吉安等地,1979年正式改名为袁河采茶 戏。   万载花灯戏:50年代叫万载花灯戏,60年代称万载采茶戏。1980年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它原于民间灯采,吸收赣南采茶戏和高安丝弦戏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加上民歌小曲,逐渐演变而成,流行于万载农村。   萍乡采茶戏:又称萍乡地方戏,后来改名为萍乡采茶戏,是在萍乡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流行于萍乡、宜春、铜鼓、宁冈及湖南的浏阳里、醴陵等地。   赣西采茶戏:旧称3角班,流行于永新、莲花、安福等县。这1带地处江西西部,建国后定名为赣西采茶戏。   京剧:进入江西约在清光绪20年左右,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主要流行地区是南昌、景德镇、萍乡、宜春、赣州、吉安、上饶、9江等地市。   越剧:由浙江传入江西后,主要流行地区有,南昌、9江、景德镇、萍乡、赣州、以及上饶地区各县。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滦县、迁安、玉田、3河及宝坻1带农村。1910年左又形成于唐山,俗称蹦蹦戏或落子戏,简称平戏。在江西的主要流行地区有南昌、德安。



3、江西的戏曲艺术被称为什么?




4、赣州拼音怎么读


问题1:赣州拼音怎么打 ganzhou


问题2:赣州的 赣字是怎么读,就算是拼音我也读不出来,我知道是4声,拜托你们语音告诉我 gan


问题3:赣州的拼音怎么拼 gan(4声)zhou(1声)


问题4:江西赣州的拼音 赣州的拼音:


gàn zhōu


赣州市 括n zhōu shì


在江西省南部盯数,赣江上游章、贡两水汇合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设市。人口415万(1995年)。向为赣南水陆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以产竹器、皮枕、皮箱及广柑、蜜橘、水蜜桃等著名。名胜古迹有8境台、通天岩、郁孤台、慈云塔等。


问题5:赣,这是个什么字?拼音怎么拼 拼音


gàn,gòng


“赣”是江西省的简称,由于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因此江西又简称“赣”。


分别为南昌市、9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鹰潭市、凯物首抚州市、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等11个地级市。


问题6:这个字“ 赣 “ 怎么读?蚂雹 发语音 赣的解释


[gàn ] 读音:与“干”同音。


解释: 中国江西省的别称:~剧(流行于江西的地方戏曲剧种)。


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问题7:江西赣州怎么读 gan 第4声。



5、江西地方戏曲有哪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


在江西的戏曲文化中,戏剧剧种十分多,特别是采茶戏,地域上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采茶戏剧。那么,江西的地方戏曲究竟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1起去看看这些发扬赣地文化风采的江西地方戏曲吧。


赣剧


赣剧是1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4大声腔之1。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赣剧的弹腔,以2黄、西皮为主,其它还包括秦腔、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欢迎。解放后,赣剧艺术进行改革,整理、改编演出了《梁祝姻缘》、《还魂记》、《窦娥冤》等优秀传统剧目。


赣剧的发展对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弋阳腔


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1。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1。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弋阳腔的唱腔结构、伴奏及行当与余姚腔、昆山腔、海盐腔基本1样。据清·李调元的《剧话》: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由此可知,弋阳腔又通称为高腔。弋阳腔又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它的粗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点,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


盱河戏


盱河戏,流传于广昌县境的1个古老剧种。别名大戏、土戏。盱河戏发祥于甘竹镇,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盱河戏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戏剧团。


主要招式有起霸、捞剑寻月、金钱跑马、观音观掌、落马擒王、团牌摆阵、长棍开操、花枪对打等。其特点为,原专唱高腔,后以唱皮黄腔为主,表演豪放而凝重,炽烈而规范,是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


东河戏


东河戏是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3大声腔较为完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古老而独特的赣州东河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在赣州东河1带的乡村中,仍然保留着众多民间东河戏班,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唱上几台大戏。


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角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2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宁河戏又称“宁州大戏”或“宁河班”。是江西大型的汉族戏曲剧种之1,它发源于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1带。宁河戏文武兼备,唱、念、做、打完整成套。传统剧目可查者约4000余种,多系整本,声腔以2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徽调、昆曲和民歌小调。



6、全国有些什么地方剧种?它们各然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戏曲剧种众多,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有3百多个剧种。分别是: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2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2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2人台、漫瀚剧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2簧、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惷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5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1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4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4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4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其中,除京剧是遍及全国的国剧外,其余都属于地方戏剧种。择要简述如下:


昆剧 也称昆曲,元末明初兴起于昆山,又称昆山腔。经明代魏良辅,梁伯龙革新后,盛行于世,影响甚广。昆山腔与余姚腔、海盐弋阳腔为明代4大声腔。现今仍流传于江苏、浙江、湖南、4川、上海、北京等地。


弋阳腔 简称弋(yi)腔,俗称高腔。元末明初兴起于江西弋阳。是宋元南戏流传到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又吸收北曲演变而成的。明、清时流传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1。流传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广东、4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南京、北京等地。河北梆子 曾叫过直隶(今河北)梆子、京梆子、卫(天津卫)梆子,1952年定名为河北梆子。兴起于清代,主要流布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山西中路梆子 又称晋剧,与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1党梆子并称“山西4大梆子”。清代时中路梆子兴起于山西汾阳、祁县、太谷、教义、太原1带,流传于山西、内蒙古、河北北部、陕西北部。


蒲州梆子 又称蒲剧、南路梆子,兴起于山西蒲州(今运城1带),有4百多年历史。流传于山西南部以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等的部分地区。


上党梆子 又称上党宫调、东路梆子,清代兴起于山西晋城1带。其唱腔以唱梆子腔为主,兼及昆曲、卷戏、罗戏、2簧,流传于山西东南部、山东菏泽、河北永年等地


山东梆子 又称高调,兴起于清代。流传于山东菏泽、济宁、泰安等地区,以及河南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


秦腔 又称乱弹、桄桄,清初时兴起于陕西、甘肃1带,陕、甘古为秦地故称“秦腔”。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高调,清代兴起于河南开封1带。流传于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山东、安徽、陕西、甘肃等,是梆子腔系中流传最广的剧种


徽剧 原名徽调,徽戏,清代兴起于安徽南部的安庆1带。徽戏以唱吹腔、拨子、西皮、2簧为主。清中期极为盛行,当时有“无徽(指徽商)不成市,无石(指安庆府怀宁县石牌镇)不同班”、“安庆色艺最优”之说。徽戏影响甚广,遍及全国,京剧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剧 清代兴起于湖北汉水流域和汉口1带,以唱西皮、2簧为主。汉剧流传甚广,对各地戏曲的发展有过积极影响。除流行于湖北省外,还流布于北京、安徽、湖北、江西、福建、广东、4川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湘剧 明清两代,高腔、昆腔、徽调、汉调流入湖南,在这些腔调的影响下,在清后期兴起以弹腔(南北路)为主,兼融高腔、低牌子、昆腔的湘剧,主要流传于长沙、湘潭等湖南中部和东部,以及江西萍乡、宜春等地


川剧 兴起于4川,用4川语音唱念,融合昆腔、高腔、胡琴脸、弹腔与灯调5种声腔。主要流传于4川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变脸”是川剧所独有的绝活


粤剧 又称广东梆簧、广府戏。以唱梆子、2簧为主。兴起于广州、佛山1带,现今流传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州、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也有粤剧演出


桂剧 原称桂林戏、桂班戏。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等。流传于广西桂林、吹腔等。流传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地区和湖南南部


赣剧 赣剧的前身为清代赣东北1带演出的饶河班和广信班。赣剧以演唱高腔(弋阳腔、青阳腔)为主。流传于江西南昌、上饶、景德镇、波阳等地,福建、江西邻近的地区也有演出


宜黄戏 清代兴起于江西省宜黄,流行于江西临川、饶州、赣州和闽西1带。以唱2凡(相当于2簧)、西皮、平板为主


目连戏 专演“目连救母”故事,其故事源于佛教经典。各地戏曲剧种大多演出目连故事剧目,也有专演目连的戏班和剧种。现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山西、4川等地尚有演出目连救母剧目的戏班。[


祁剧 也称祁阳戏,清代兴起于湖南祁阳1带。流传于湖南的祁阳、衡阳、邵阳、0陵、怀化地区及赣南、广西、粤北、闽西1带。其唱腔综合了高腔、昆腔、弹戏(南北路)等


滇剧 清代兴起于云南昆明1带。流传于云南汉族聚集地及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其声腔以丝弦(滇梆子)、襄阳(西皮)、胡琴(2簧)为主


白剧 其前身是清代云南大理1带流传的“吹吹腔”。后经吸收白族曲艺“大本曲”曲调形成白剧。流布于云南大理、云龙、洱源等白族聚居区


正字戏 又称正音戏,用“中州官话”演唱。曲调以正音曲、昆曲为主,兼及乱弹、杂曲。流传于广东海丰、陆丰、潮州及闽南1带


绍剧 又称绍兴乱弹。兴起于浙江绍兴1带,流传于浙江绍兴、杭州,嘉兴地区和上海等地。其唱腔以乱弹腔为主


莆仙戏 兴起于福建莆田、仙游,流传地区除莆田、仙游外,还有福建中部和南部的兴化方言地区


大弦子戏 清代兴起,在明清俗曲基础上形成,主要流传于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1带全国有些什么地方剧种,各有什么特点


24小时评论排行头条推荐   赵亦琪认为张默交友不慎,“可能得罪了什么人,被‘点水’了。”但他对这事还是比较乐观,“张默还年轻,如果他吸取教训,金属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其实在过年前,就有记者接获消息指,在1月20日,上海有色金属网首页1般公司年前上班的最后1天中午,Ella突然现身男友赖斯翔位于台北101大楼内的办公室准备等他下班,不料成了所有员工频频关注的焦点,甚至还被拱上台逼问婚期,因而她点头承认婚期就在今年。随后在1月26日,Ella才在微博大方公布婚讯。全国有哪些地方剧种,各有什么特点?


其他回答:地方剧种吧,大约360个左右。 评论53条


全国有那些地方剧种,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