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戏曲舞蹈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戏曲中女子头上羽毛和背上大旗代表什么
1、近现代戏曲舞蹈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戏曲舞蹈是因戏曲艺术中演员的唱念词不足以将人物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而产生的1种新的艺术表现样式,它是戏曲艺术从产生到发展成熟当中,经过量变、渐变而形成的,是1种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其形成过程中,各种流派的戏曲大师都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如欧阳予倩,在《百花献寿》中编排了轻盈优美的长绸舞。再如梅兰芳《西施》中的"羽舞",《上元夫人》中的"拂尘舞",《嫦娥奔月》中的"花镰舞",《麻姑献寿》中的"袖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黛玉葬花》中的"花锄舞"等。此外,盖叫天、尚小云、李少春等戏曲艺术大师也为戏曲舞蹈的完善做出了贡献,他们继承发扬了传统舞蹈精华,丰满了戏曲艺术的表现空间。
2、戏曲中女子头上羽毛和背上大旗代表什么
京剧中旦角戴羽毛(很长的翎毛)和插旗子的1般都是刀马旦,刀马旦:1般饰演巾帼英雄,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女性,身分大多是元帅或大将,因此以气势见长,例如樊梨花、穆桂英等等。
3、近现代戏曲舞蹈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戏曲舞蹈是因戏曲艺术中演员的唱念词不足以将人物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而产生的1种新的艺术表现样式,它是戏曲艺术从产生到发展成熟当中,经过量变、渐变而形成的,是1种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其形成过程中,各种流派的戏曲大师都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如欧阳予倩,在《百花献寿》中编排了轻盈优美的长绸舞。再如梅兰芳《西施》中的"羽舞",《上元夫人》中的"拂尘舞",《嫦娥奔月》中的"花镰舞",《麻姑献寿》中的"袖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黛玉葬花》中的"花锄舞"等。此外,盖叫天、尚小云、李少春等戏曲艺术大师也为戏曲舞蹈的完善做出了贡献,他们继承发扬了传统舞蹈精华,丰满了戏曲艺术的表现空间。
4、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如下:(1)戏曲的综合性,它是将不同的艺术有机的融为1体。(2)戏曲的虚拟性。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在赋予舞台时间、空间以极大的自由,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31律”的结构形式;其次,在具体反应、表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戏曲同样采用虚拟的手法,如以浆代船,以鞭代马等。(3)戏曲的程式性。戏曲中许多表演程式,都是按照艺术美的原则,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舞蹈化的特征。
5、戏曲中女子头上羽毛和背上大旗代表什么
京剧中旦角戴羽毛(很长的翎毛)和插旗子的1般都是刀马旦,刀马旦:1般饰演巾帼英雄,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女性,身分大多是元帅或大将,因此以气势见长,例如樊梨花、穆桂英等等。
6、戏曲舞蹈于什么时期发展成熟
戏曲舞蹈于元代的时期发展成熟的。戏曲是在元代达到成熟的。元朝时期,“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演变成1种新型的戏剧。元杂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它的出现是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元杂剧发展于民间,是在继承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的基础上,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等人的不断努力,而改创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式上,元杂剧的故 事情节来自于北曲4大套数,用楔子把不连贯处结合起来,形成了1本4折1楔的通常格式,每折用同1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2句、4句或8句 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词、说白(宾白)及科(科泛)3部分构成了每1折。曲词是按需要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是歌词。不但可以用来是叙述故事情节、还能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 都押同1韵脚。说白即戏曲表达形式中的朗诵形式,具有1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性。科是动作、表情等。1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是正旦1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元杂剧大部分每本都分为4折(相当于今天的幕或场),每折1次写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5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1般放在第1幕之前,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有时在两折之间也有,具有过场戏的性质。剧名,为题目正名的最后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