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

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



1、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

每出戏的扮相不尽相同,1昆曲《单刀会》为例(昆曲是百戏之祖,其他各剧种都有借鉴):关公的盔头叫夫子巾,穿绿靠(软靠),腿上金线绣麒麟纹红彩裤,脚上厚底绿虎头靴,青龙偃月刀,髯口是3髯。有些戏中是箭袖,有些戏中是1只水袖1只箭袖。

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



2、戏曲里面关羽穿什么衣服

每出戏的扮相不尽相同,1昆曲《单刀会》为例(昆曲是百戏之祖,其他各剧种都有借鉴):关公的盔头叫夫子巾,穿绿靠(软靠),腿上金线绣麒麟纹红彩裤,脚上厚底绿虎头靴,青龙偃月刀,髯口是3髯。 有些戏中是箭袖,有些戏中是1只水袖1只箭袖。

戏曲服装风格与运用 戏曲风格服装



3、戏曲服装风格与运用 戏曲风格服装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识码:A  戏曲服装是1种独特的服装,它的表现形式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穿戴来展示给观众。戏曲服装综合了文学、绘画、雕塑刺绣等多种传统艺术工艺美术等诸方面因素才体现出来的,通过千百年来艺术家们、服装师们的精心研究与设计,在运用过程中非常严谨,形成了1套规范化、程式化的服装运用与管理。戏曲演员在演出中所穿服装,不是随意乱穿的,是经过服装师对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性格、身份及朝代进行研究,再根据整个剧中人物的论证,色彩的搭配,才能确定所穿什么服装;作为1个戏曲专业的服装师,首先要懂得戏曲服装理论知识和运用,大概可分为3个方面   

1、戏曲服装色彩方面   戏曲服装在舞台上主题色彩表现为上5色、(红、绿、黑、白、黄)下5色(粉红、湖色、深蓝、茄紫、古铜或香色)服装师在设计服装时,首先要结合剧本、导演、舞美设计、灯光师、服装师结合,设计出服装色与舞台景灯色彩的相互协调,主角与配角的色彩关系和人物的历史背景。比如戏曲服装的黄色,在古装戏中它是1个专色,也叫“皇家色”,所称“大色”,红色为“喜色”,是中国传统喜庆之色,白色为丧色,在戏曲服装中称“正色”,绿黑色为主贫色,实际也是戏曲服装大众色,就是在演出中大多数人物都可以穿戴之色。下5色为普用色;在服装设计中无论是皇帝和深宫内院,下至黎民百姓之家都可用之色。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色。   

2、戏曲服装的名称   戏曲服装按传统有;蟒、靠、官衣、帔、褶子、茶衣、龙套衣、马褂、裙子、斗篷、古装、宫装、青袍、箭衣、包衣包裤、开氅、8卦衣、富贵衣、彩裤、打衣、水裙、腰裙等;但在这些里面又有色彩的详细分明,比如:蟒:有女蟒、男蟒、男女蟒又有上5色和下5色之分,单就是男女蟒就20余件了,每件戏曲服装都是按戏曲服装的程式化和规范化去细分的,如:蟒、靠、帔、箭衣、开氅、马褂、腰裙、彩裤、裙子等,有上下5色,其它服装应该不具备上下5色,如:“富贵衣”等,在舞台上根据历史来说,不可能出现黄色的,但这些戏曲服装1般是戏曲舞台常用服装,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审美的提高,从89十年代起,戏曲艺术家和服装师们在遵循戏曲理论和中国戏曲服装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多种服装,多称为改良服装,如:改良蟒、改良靠、改良官衣、改良裙等等。   

3、戏曲服装的运用   在戏曲表演中有1句名言“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每套戏曲服装都是根据人物的性格去设计,是有定格的,例如为什么说黄蟒、黄箭衣、黄马褂、只要有带大色的服装、只能皇帝皇宫皇亲穿戴?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秦王赢政创立“皇帝名号”自称始皇帝起到溥仪退位止,黄色定格为皇家专用色,除皇帝所赐的黄色物件外,任何臣民不能用带黄色的物件,否则就是杀头之罪,但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可穿之。所以说在古代戏曲服装中黄蟒也叫“镇箱衣”,红蟒多为状元所穿,白、绿蟒多为贤王、1品宰相、巡按大人所穿;粉蟒,多为年少有为在朝为官的官员所穿,紫蟒、黑蟒,1般为奸臣或忠臣所穿,如《秦香莲》中包拯穿黑蟒,但《穆桂英挂帅》中王纶也穿黑蟒,包拯、徐延召都可穿紫蟒,《无佞府》中奸臣苏宏也可穿紫蟒。蟒衣下部分绣海水图案,衣身图纹有大盘龙、小团龙两种绣,只有黄蟒是大盘龙,按戏曲服装规范化去设计,其它蟒不能盘龙绣,只能团龙绣。靠:在上下5色运行中还分为3大图案,“龙纹靠”、“鱼鳞靠”、“繐子靠”,“繐子靠”传统称为“关羽靠”、“霸王靠”,也就是只有关羽和霸王所穿。大帅、大将可穿龙纹靠。先锋应穿鱼鳞靠。官衣:传统戏中也叫官服,他的主要区分是从胸前背后有两个绣花块,专业称之为“补子”,上绣飞禽走兽,如仙鹤、狮子、麒麟等,文官穿飞禽,武官穿走兽。分男女两种,1般是从颜色和“补子”上的图案上分官位大小,紫色、枣红服为宰相国老所穿,红色服为新科状元,新任巡按所穿,黑色官服是没有“补子”的,称之为“素官服”,是宰相府、状元府,比较有1定官位的掌门官所穿。女官衣有红色、蓝色、香色,1般应是1品夫人等所穿,包衣、包裤、夸衣、打衣,多为英雄义士、草寇、武士、家将所穿。作为戏曲服装,每1件都有其规范性,所以说“宁穿破,不穿错”。   戏曲服装有很深的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是中国服装文化的精髓,近年来随着戏曲艺术走入低谷,大多院团只重视演员和乐队人才建设,而忽视了戏曲服装人才的培养,使很多正规的院团没有专业的服装师,在演出中戏曲服装穿戴上出现了很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如:富家的花花公子竟穿龙箭衣,外穿大开氅,手拿黄马鞭,州官、县官佩戴玉带竟是绣龙玉带,女玉带穿到男服装上,男玉带穿到女服装上,实乃不应该,作为我们专业戏曲工作者,要想使我们戏曲有良好的发展,各个戏曲专业行当都要有所传承同步发展,因为戏曲是1门综合艺术。   作者简介:高建红是北京(3义勇科班)著名戏剧服装师、设计师谭国良之亲传弟子,曾受谭国良老师亲自指导多年,现为许昌市豫剧团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代表作有古装戏《封神榜》、《白罗衫》、《状元与乞丐》等,现代戏有《倒霉大叔的婚事》、《清明雨》、《花乡曲》等。

为什么戏曲里要被问斩的人都是穿着红色的衣服?



4、为什么戏曲里要被问斩的人都是穿着红色的衣服?

戏曲服装的用色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你要的问题着重看第2点) (1)表现等级。在这方面,戏曲服装受明代生活的影响较多。明代法律规定,民间“不许用黄”,文武官员的公服,1品至4品服绯,5品以下服青、绿(《明史·舆服志》)。戏曲服装基本上也是如此。黄色(正黄或明黄)为帝王专用;其他颜色中又以红为贵重,紫是红的补充;其次为绿、蓝;黑色最卑微,故驿丞、门官穿的“青素”,穷途潦倒的书生穿的“富贵衣“,家院穿的“海青”,衙役穿的“青袍”,贫妇穿的“青衣“,都用黑色。这只是从表现等级的角度说的,换1个角度,如表现人物的气质时,黑色又有不同的含义了,它可以表现刚正,也可以表现粗犷,等等。 (2)表现风俗。红色1般作为华贵的颜色,但在喜庆场面出现时,又反映了我国风俗的特点。戏曲舞台上临刑的犯人要穿素红色的罪衣罪裤,监斩官要穿红官衣、红斗篷,这也是风俗的曲折反映。杀人是大凶事,为了避凶邪、图吉利,故必须用红。白衣在中国风俗中是哀悼之服,剧中死者的亲属多衣白,或在头上缠1白布以表示。这是指素白。至于带有花绣的白蟒、白靠、白箭衣则又不限于此了。 (3)表现情境。如《林冲夜奔》中的林冲,按昆曲的扮法,戴青素罗帽、穿青素箭衣,1身黑。这里用黑色,不是要表现贫困或卑微,而是要突出1个“夜”字。后来杨小楼做的青素箭衣,用青绒代替青缎,吸光性能好,显得更黑,强化了对秘密夜行情境的刻画。 (4)表现心理、气质。舞台上小生、小旦所扮的年轻角色,服装多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这是符合1般青年心理的。但同样是年轻人,又要通过色彩来表现不同的精神气质。所以梅兰芳说,《游园惊梦》里的杜丽娘,是宦门少女,衣服应该漂亮,但她又是1个才女,“在漂亮之中,颜色还要淡雅” (《梅兰芳文集》第50页)。戏曲舞台上有不少扮相的用色是受了小说描写的影响,但这些扮相能够长期流传,也同它比较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分不开的。如关羽,在北曲杂剧中原是勾红脸、穿红袍的,到了明代的弋阳腔中才改为红脸、绿袍。这是受《3国演义》的影响。这个改变很有意义。红脸红袍的处理给人以火爆的感觉,适合于孟良1类人物;改为红脸绿袍,才有助于表现关羽能文能武、亦智亦勇的性格特点。 (5)表现舞台整体效果的美。我们常见舞台上演出兀帅升帐的场面时,1群大将穿着不同色彩的靠。如要11追究为何甲穿红、乙穿绿、丙穿白、丁穿黑,不1定都能找到某种特殊根据。实际上,这也是要通过靠的不同颜色,使舞台色彩丰富,观众看得“亮眼”,也能为元帅升帐制造1定的气氛。早期的戏曲不是这样的,往往1台大将都穿相同的服装。如明代演北曲杂剧《虎牢关3战吕布》,上场2十员将官,不但服装相同,连戴的髯口、带的武器也都1样。这种手法到了后来的戏曲演出中,就只用于士兵、衙役、校尉、宫女了。这是表现舞台整体色彩效果的两种基本手法:前者是通过强调特点美来表现,后者是通过强调整齐美来表现。这两种手法,往往交替使用,并以整齐美来衬托特点美。如演《两将军》,张飞1身黑,马超1身白,这是特点美;而双方的士兵们则各自用了整齐美,以使两员主将更显突出。当然,所谓特点美与整齐美,都是相比较而说的。如士兵们的服装,就它们本身来说,其色彩与样式是1种整齐美,但当它同龙套、宫女们的整齐美相比时,又各自显出它的特点美来。花纹在戏曲服装中不仅仅是1种美饰,也有1定的象征意义。如戏曲服装中的装饰主题之1的“蟒”,就是封建权威和尊严的象征。在实际生活中,蟒是无角无爪的蛇样的动物,但在明代服饰中的蟒纹,已是有角有爪、已类龙形了,与龙相比只少1爪。在封建时代,戏装中不允许用龙,故以蟒代替。现在则是龙、蟒并用。另1个装饰主题是凤。由于古代传说中凤,为鸟中之王,故在戏装中凤与龙(蟒)相结合,同为统治权少/的象征;后妃服饰多用凤。但风不像龙那么神圣不可侵犯,民间也用得很广。它同太阳、牡丹等相结合,可以象征光明、和平、幸福和爱情,所以戏曲从头饰到服饰,对凤纹用得不少。武将的开氅、褶子多用虎、狮等兽纹,是象征角色的勇猛。文生的褶子用梅、兰、竹、菊等,也常同他们的身份、气质有某种联系。谋士则用太极图、8卦来象征其智慧或道术。其他如蝙蝠纹、如意纹、寿字纹等则象征吉利。1些纯装饰性的纹样1般不作主体。在纹样的布局上,又有满、团、边、角、折枝等多种。现在满地纹绣的服装只有蟒、靠、宫装等,褶子、帔等多在团、边、角上发展。中年以上多用团花,青年则多用边花、角花、折枝花。纹样可以赋予服装以1定的含义,并增添其美感,但用之不当,适得其反。所以,优秀演员不但对服装的样式和色彩的选择是严格的,在用不用花纹和如何用花纹上也十分讲究。有些角色应当穿素的,就决不搞花绣。盖叫天的《粉墨春秋》上有个例子:旧时有个剧场老板嫌武松穿1身黑,不漂亮,要垫本钱给武松“换1身蛋青的绸面上绣狮子滚绣球的褶子和裤衣“,结果遭到盖叫天的拒绝。如果武松穿了这类花褶子,岂不成了西门庆。梅兰芳演《金山寺》的白娘子,曾经用过3套不同花纹的白色衣裤战裙:1套是满绣黑线连环古钱纹,1套是绣大8团花,1套是绣3蓝小折枝花。经过演出实践加以比较,他认为“古钱纹的1套,显得黑压压地罩住子全身,把白色的光彩都有些冲淡了,并且钱纹也呆板,没有什么仙气。大8团的1套,有点老气横秋,倒有些伍子胥、薛仁贵穿的白箭衣的味道“,还是绣的“3蓝小折枝花的样子最好“。梅兰芳由此得出1个结论:“花纹的结构在1定条件下,有时还能变更质地颜色的效果。“(《梅兰芳谈舞台美术》)这是很对的。另外,服装的质料,也能影响舞台的色彩效果。各种丝织品和棉织品,由于有明暗不同的质感,可以丰富舞台色彩的层次和变化。同时,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衬托,使华丽与纯朴都能得到加强。所以不能轻视棉织品的运用。过去昆曲就比较严格,该穿布的决不穿绸、穿缎。

清代戏曲中关羽的服饰是什么风格



5、清代戏曲中关羽的服饰是什么风格

这个你得去查戏曲历史方面的书,而且关羽在不同的戏中穿的服饰也不1样。清代行头扮相要求高的估计也就是秦腔,汉剧,徽剧,昆曲,山东梆子等形成时间早,或者是有文人推动的,你像豫剧曲剧等那时候还是土梆子,参考不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