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戏曲行当的“丑”,什么是戏曲行当的“丑”?
1、什么是戏曲行当的“丑”
。
2、什么是戏曲行当的“丑”?
丑角,是传统戏曲脚色名。最早见于宋元南戏。对其来源说法不1。明徐渭《南词叙录》:“丑,以墨粉涂面,其形甚醜。今省文作丑。”1说是从宋杂剧、金院本的副净分化而来。南戏的“丑”扮人物甚杂,多为插科打诨的次要人物。元杂剧无“丑”,喜剧人物由净扮演,明刊本元杂剧中有丑,元明之际杂剧中也有丑,当受南戏影响。明代戏曲中“丑”逐渐脱离单纯的插科打诨而重视性格刻画。明末清初,“丑”在剧中往往性格鲜明,语言动作别具1格,其地位几乎与“生”“旦”并重。清中叶昆山腔中,净发展为正净称大面,“丑”形成了2面(付或副)和3面(丑)两个分支。在地方戏中,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文丑中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和老丑等若干分支。
3、中国传统戏曲的5种基本行当是什么?
生旦净末丑是指戏曲中的5大行当,代表的意思如下:
1、生是指生行;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1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娃娃生:剧中的儿童角色等几大类。
2、旦指的是旦行,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青衣(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花衫。
3、净指的是净行,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1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净行可分为正净(大花脸):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副净(2花脸):俗称架子花脸,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武净(武花脸):以武打为主的角色。
4、末行: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末:1般扮演比同1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
5、丑行又叫小花脸、3花脸。包括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
4、我国戏曲4行当指的是什么?
我国戏曲4行当指的是生、旦、净、丑。
5、戏曲4行当是指什么
1、戏曲4行当:生,旦,净,丑。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弱书生与豪爽斗士,贾府的焦大与林黛玉,从心理到外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舞台上就要有不同条件和类型的演员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在戏曲中就要有不同的表演规范和程式。因此,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区分人物类别的行当也就应运而生。
3、最早的行当大约是宋杂剧的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5种行当,当时称为脚色。到元杂剧分末、旦、净3大类,到清朝,昆剧分“江湖十2角色”。不同的剧种也有不同的行当,广东粤剧分末、净、生、旦、丑、外、小生、贴、夫、杂十大行;秦腔分为4生、6旦、两净、1丑共十3行;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小生、文堂、武行7行,每1行当又分为很多细致的行当,如旦角又分为青衣、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泼辣旦、旗旦、玩笑旦和丑角应工的彩旦。这些行当大都是以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职务、地位、道德情操、化妆特点、表演技艺的侧重来划分的。例如在京剧各行当表演的要求上就有“老生要弓,旦角要松,小生要冷,花脸要撑,武生取当中”的身段法则,在戏曲人才的培育上,行当的选择,归工归路的测定都是非常慎重的,由此可见行当的区别所在。不过,尽管划分很具体,但主要是从表演的程式和规范来要求,演员则是可以除演本工角色外兼工或应工甚至反串其他行当的角色。
6、什么是戏曲行当的“生”?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1,1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称呼。按其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几类。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庄重、端方。扮演的人物如《空城计》的诸葛亮等。京剧在老生中又有唱功老生、做功老生、靠把老生和武老生之分。老生中另有红生1行,主要扮演3国戏中的关羽(勾红脸)。 小生,与老生相对应,扮演青年男性。又分以下几种:第1,巾生,又称扇子生,因戴文生巾或手拿折扇而得名。多扮演文雅潇洒的青年书生,如川剧《柳荫记》的梁山伯等。唱、念、做功并重。第2,冠生,又叫官生,是昆曲特有的行当。大冠生为戴髯口的小生,多扮风流的皇帝和才子;小冠生又称纱帽小生,多扮春风得意的年轻新贵,如《荆钗记》的王十朋等。第3,穷生,常扮穷愁潦倒的书生,走路略带移步,类似拖着鞋,双手经常抱胸。如川剧《彩楼记》的吕蒙正等。第4,雉尾生,1作翎子生,因常在帽盔上插两根雉尾而得名。扮演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如《群英会》的周瑜等。唱、念、做、打诸功并重。第5,武小生,扮演年轻小将,重武功,如《岳家将》的岳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