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花旦是指什么,戏曲舞台上人物头上的两个长条是什么?

戏曲中花旦是指什么



1、戏曲中花旦是指什么

花旦,中国戏曲中,有生、旦、净、末、丑5个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之剧中人的“行当”。花旦,是旦行中的1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曲中借用的称谓。 花旦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闺门旦,扮演的是还没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内向、腼腆的,与正旦接近,如京剧“荀(慧生)派”戏《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2尤》中的尤2姐。《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尽管多由“梅(兰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归入闺门旦中。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剧、闹剧中爱说爱笑、好打好闹的人物。不唱“皮黄”,而唱“南锣”、“吹腔”、“柳枝腔”等民间小调,用唢呐伴奏。如《小上坟》、《小放牛》、《打面缸》、《打花鼓》中的女性。泼辣旦,扮演的是举止放荡、说话锋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云、《乌龙院》中的闫惜姣、《巴骆和》中的马金定。刺杀旦,有两种认识:1是说刺杀别人的;1是说被别人刺杀的。前者如《双钉记》中的白金莲、《双铃记》(也称《马思远》)中的赵玉、《杀子报》中的徐氏;后者如《战宛城》的邹氏等。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说。大花旦,虽身份卑微,却成长于大户人家,如戏里的豪门丫环使女。《西厢记》或《红娘》中的红娘便是。小花旦,为小户人家的闺秀,或丫环使女。如《豆汁记》中的金玉奴,《勘玉钏》中的韩玉姐、《花田错》中的春兰。 花旦的特点:1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4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着裤子、袄。且李凤姐为正旦、闺门旦“两门抱”(即兼演),孙玉姣则正旦不演。2是“4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杀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 花旦,兴起于元杂剧。多扮演热情、机智的女性,如关汉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其后的“昆山腔”中,称为“贴旦”。昆曲(剧)中,至今还有“

1、

2、

3、

4、

5、

6、贴”之说。即为老旦、正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闺门旦与贴旦。贴旦还兼演娃娃生,如《认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3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员魏长生到北京,引进跷功(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更成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当属京剧“4大名旦”中“荀派”创始人荀慧生,以及创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于连泉)2位。荀先生以演闺门旦、大小花旦获誉;于先生以演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称绝。两位都长于使用眼神。于先生在富连成科班坐科学习时,就以眼神充足,令同科学习的丑角不敢和他对视。否则便不知所措,忘了台词。 花旦是中国戏剧里的女性行当。她所扮演的青年或中年女性,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 花旦1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元杂剧就有花旦杂剧1类。朱权在明朝洪武3十1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谱·杂剧十2科》更把花旦杂剧列为「烟花粉黛」,充分说明花旦是以扮演妓女为主的类型。《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赵盼儿就是1个典型花旦的例子。经过多个朝代,花旦成了中国各种地方戏曲,譬如汉剧、昆剧、京剧和粤剧,共有的性格造型。 其造型则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碧莲、《辛安驿》的周凤英等。

戏曲舞台上人物头上的两个长条是什么?



2、戏曲舞台上人物头上的两个长条是什么?

翎子。翎子,也叫雉尾,俗话就是野鸡尾巴,尺寸很长很长,最长的要到2米左右,1般也要到1米4

5、1米67的样子。两根大野鸡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1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剧中英武勇猛人物如京剧中的周瑜、穆桂英等都常戴用。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使用翎子的舞蹈身段称“翎子功”或“耍翎子”。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1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在中国戏曲界统称为“翎子”的物品,是1种在某些人物角色的头盔上所要插戴的装饰物——雉鸡的尾羽。在中国山西的1种地方戏蒲剧中,有1种特技叫做翎子功。就是用这种装饰物配合身法动作,来完成的1种特殊表演技巧。古时候的官员官帽上佩戴的就是翎毛,并由翎毛能看出等级高低的。

戏曲中‘旦’是什么角色的统称



3、戏曲中‘旦’是什么角色的统称

旦,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1,女角色之统称。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7种类型。   正旦   原为北杂剧行当名,泛指旦中正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近代戏曲中的正旦已非杂剧正旦的原意,而是概括1定性格类型的独立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年或青年女性,且多为正剧或悲剧人物,故湘剧俗称为节烈旦。   花旦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并常带喜剧色彩。   贴旦   简称贴,有时简写成占。南戏和北杂剧皆有此名,为旦中副角,意为旦之外再贴1旦,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   闺门旦   扮演少女。北杂剧有“闺怨杂剧”1类,是表现青春少女闺怨恋情的剧目,剧中的少女当为闺门旦的最初形态。清代中叶昆山腔中,闺门旦从旦行中分化出来,称小旦,俗称5旦。   武旦   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按扮演人物的身分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刀马旦重身段工架,造型基调要求寓流动妩媚于刚劲挺拔之中,以气度神情胜。武旦重跌扑翻打,以身手的矫健骁勇胜,、武旦又常扮神怪,除重武功外,还须表演特技“打出手”。   老旦   扮演老年妇女。多重唱功,老旦,汉、粤、湘等剧种称夫或婆旦。   彩旦   1作丑旦、丑婆子,秦腔里也称之为媒旦。扮演女性中的喜剧或闹剧人物,实为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化妆和表演手法极度夸张,常常浓装艳抹,行为乖张,多扮滑稽风趣或奸刁凶恶的人物,川剧称摇旦,以幽默诙谐见长,有独特风格。

戏曲武打特技“打出手”又称( )。A.出手B.过家伙C.踢出手D.打背供E.走边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



4、戏曲武打特技“打出手”又称( )。A.出手B.过家伙C.踢出手D.打背供E.走边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

正确答案:ABC 。

戏曲中的腰腿功指的是什么~!



5、戏曲中的腰腿功指的是什么~!

腰腿功是戏曲中的主要基本功之1,演员的基本功夫。亦是练习翻筋斗的必修课程。戏曲舞蹈、武打都要运用腰腿的功夫。没有腰腿功夫就无法灵活自如地掌握身体重心的转移腾跃,腰腿功还能使演员的身段动作优美协调。像鹞子翻身、涮腰、飞脚、旋子、探海、铁门槛、朝天蹬都属于腰腿功。 附加资料: 戏曲中的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各个方面的技术技巧、舞蹈动作、特技绝招。掌握基本功对任何戏曲演员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掌握基本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掌握戏曲表演艺术上的全部表演能力和表现手段。勤学苦练基本功,1方面使演员掌握和积累塑造舞台形象所必须的艺术语汇;同时也改变着演员自身的形体素质,把演员从1个普通的人造就成为合格的戏曲演员。 基本功包括的泛围很广,5花8门,名目繁多,下面所列为其主要内容: 腰腿功 演员的基本功夫。亦是练习翻筋斗的必修课程。戏曲舞蹈、武打都要运用腰腿的功夫。没有腰腿功夫就无法灵活自如地掌握身体重心的转移腾跃,腰腿功还能使演员的身段动作优美协调。像鹞子翻身、涮腰、飞脚、旋子、探海、铁门槛、朝天蹬都属于腰腿功。 毯子功 就是练习翻各种筋斗,即身体各部位相继扑、跌、翻、滚、腾、跃等动作技巧。由于在毯子上练功,故名。筋斗样式繁多,动作大多以手撑地,或用脚在地面蹬跳,向前,向后,向左右两侧翻腾,俗称“4面筋斗”。 把子功 “把子”是戏曲舞台上武器道具的统称,也叫刀枪把子。如刀、枪、剑、戟、斧、钩、叉、棍等。把子亦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语,所以用各种器械训练武打技术的基本功也都叫把子功。演员只有掌握和运用把子技术,才能在舞台上表现人物武打战斗的情景。把子功有很多套路,1般分作长(长兵刃,如大刀、大枪、叉棍等)、短(短小的兵刃,如单刀、双刀、剑、拐子、匕首等)、徒手3类。每套把子均有专名,如小快枪、大快枪、小5套、大刀枪、双刀枪、十8棍等。表演上又分作庄重把子和滑稽把子两种。前者指通过严肃的武打,营造庄严威武的气氛,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表示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后者多用于带有戏谑性的武打,其特点是诙谐滑稽,逗人发笑,表现剧中正面人物武艺高强,对其敌手的揶揄戏谑。两种把子都要求打得有感情、有节奏、有层次、有章法。 扇子功 表演身段特技,也是基本功的1种。扇子在戏曲舞台上不仅是扇凉工具,更是特殊的舞蹈道具。演员常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各种动作、姿态,用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各行脚色都有此功,但使用最多的是小生、花旦,技巧也更为丰富。 手绢功 表演身段特技,也是基本功的1种。源于2人转,吉剧又有所发展。手绢是舞蹈道剧,有4角和8角两种。耍法有里外翻花、里外挽花、抖花、转绢、托绢、踢绢、抛绢、弹绢、指转绢、顶转绢等。近年来多用镶亮片的双层8角手绢发展出各种样式的手绢出手,技艺高超,特色浓郁,起到烘托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感情的作用。 髯口功 表演身段特技,也是基本功的1种。演员借助舞弄髯口(胡须)的动作来展示人物心情。髯口功有楼、撩、挑、推、托、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技巧。有些是单项动作,有的可以组合连贯起来,要求与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情感。 帽翅功 表演身段特技,又叫耍纱帽翅。以颈部为轴心,带动头上的纱帽翅或上、下摆动,或左、右旋转,或前、后绕圆圈。有时耍单翼,有时双翼同时旋转搅动。耍时帽翅欲停则停,欲动则动;或停或动,灵活自如。常用于表现剧中人物冥思苦想、内心矛盾斗争、犹豫不决或兴奋喜悦等情绪。 甩发功 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扎束的1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绪和情境的1种表演特技。 水袖功 演员利用服装袖口上缝的1段白绸(水袖),做出丰富的、舞蹈化的动作。它时而像行云流水,时而像团团花絮,时而像波浪涟漪;有的形状像车轮,有的形状像托塔;有单摆转盘袖,有正侧重叠转盘袖,有直冲展翅飞卷袖等等。为的是夸张地表达人物激动、悲愤、痛苦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水袖舞蹈身段、动作姿态多达数百种,基本动作有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 翎子功 即舞动两根插在盔头(帽子)上的、长长的雉鸡翎,俗称“耍翎子”。耍翎子的技巧有:掏翎、衔翎、绕翎、涮翎、抖翎、甩翎、竖翎、旋翎等。各个行当都用,小生用得最多。有时用单手、有时用双手操作,靠头部的摆动,配合各种身段,表现人物的惊喜、愤恨、得意、轻佻等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腰腿功 演员的基本功夫。亦是练习翻筋斗的必修课程。戏曲舞蹈、武打都要运用腰腿的功夫。没有腰腿功夫就无法灵活自如地掌握身体重心的转移腾跃,腰腿功还能使演员的身段动作优美协调。像鹞子翻身、涮腰、飞脚、旋子、探海、铁门槛、朝天蹬都属于腰腿功。

戏曲中‘旦’是什么角色的统称



6、戏曲中‘旦’是什么角色的统称

旦,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1,女角色之统称。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7种类型。   正旦   原为北杂剧行当名,泛指旦中正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近代戏曲中的正旦已非杂剧正旦的原意,而是概括1定性格类型的独立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年或青年女性,且多为正剧或悲剧人物,故湘剧俗称为节烈旦。   花旦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并常带喜剧色彩。   贴旦   简称贴,有时简写成占。南戏和北杂剧皆有此名,为旦中副角,意为旦之外再贴1旦,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   闺门旦   扮演少女。北杂剧有“闺怨杂剧”1类,是表现青春少女闺怨恋情的剧目,剧中的少女当为闺门旦的最初形态。清代中叶昆山腔中,闺门旦从旦行中分化出来,称小旦,俗称5旦。   武旦   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按扮演人物的身分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刀马旦重身段工架,造型基调要求寓流动妩媚于刚劲挺拔之中,以气度神情胜。武旦重跌扑翻打,以身手的矫健骁勇胜,、武旦又常扮神怪,除重武功外,还须表演特技“打出手”。   老旦   扮演老年妇女。多重唱功,老旦,汉、粤、湘等剧种称夫或婆旦。   彩旦   1作丑旦、丑婆子,秦腔里也称之为媒旦。扮演女性中的喜剧或闹剧人物,实为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化妆和表演手法极度夸张,常常浓装艳抹,行为乖张,多扮滑稽风趣或奸刁凶恶的人物,川剧称摇旦,以幽默诙谐见长,有独特风格。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