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汤显祖在戏曲艺术上的贡献,汤显祖主张戏曲以什么为主
1、试述汤显祖在戏曲艺术上的贡献
明代戏曲家,与莎士比亚处于同1时期。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戏曲创造上,提倡文采,主张抒写人物的真情实感,反对极力追求声调格律。主要作品有临川4梦,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也不是很全面不用采纳我了。不过问1句你不会是学戏剧影视文学的吧。
2、汤显祖主张戏曲以什么为主
汤显祖主张戏曲“以情反理”,汤显祖是明代万历年问的1个戏曲大家,不但在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在戏曲理论方面也很有成就,意趣神色是汤显祖戏曲理论的核心。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4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3、戏曲家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除此之外他还是1个文学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4梦”,诗文《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小说《续虞初新志》。 汤显祖像 汤显祖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汤懋昭被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创建“汤氏家塾”,伯父汤尚志从事戏曲,母亲熟读诗书。汤显祖5岁进家塾,12岁写诗,21岁中举人。他的仕途本可以1帆风顺,但明代科举制度腐败,考试变成了幕后交易。汤显祖拒绝宰相的笼络,名落孙山。34岁,汤显祖中了进士,步入满是荆棘的仕途。 万历十1年,王世贞赴南京后地位显赫,许多人投其门下。汤显祖与王氏同在南都,又为王氏之弟下属,却因文学思想和旨趣与王氏不同而不相来往。汤显祖为揭露复古派的面貌,细读王氏的诗文,指出其中剽窃汉唐史诗的字句,明确自己重创新反对复古的信念。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闲寂无聊,他常与本地的诗文家、戏曲家切磋唱和、研究学问。 万历十9年,汤显祖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意见,被放逐。后内迁至遂昌。在遂昌,他减少科条、建立射堂、修建书院,使贫瘠之地逐渐兴旺起来。后因为擅放囚犯被政敌中伤,汤显祖不堪忍受税使扰民,主动递了辞呈。 汤显祖1生蔑视权贵,晚年淡泊贫困,醉心佛学。其所处时代,文学思想斗争激烈。汤显祖坚持己见,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在文学创造上,他提出立意为先。读“非圣之书”的罗汝方,反理学的达观禅师,李贽等人都对汤显祖的创作影响深远。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在戏剧方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为大师,诚然我们知道当时的国家还没有如今这么开放,两位大师交流的唯1途径也只能通过精神和灵魂了。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大环境相似。汤显祖生活在明代,那时的明代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有着变革,例如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莎士比亚处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反观中世纪的种种做法,主张人文精神。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个人追求不同。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长辈对其耳濡目染。汤显祖期望通过科举进朝为官,在政治方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惜当时科举制度混乱腐败,汤显祖无奈退出官场,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戏剧创作。这可以说是“官家不幸诗家幸”。而莎士比亚只想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并没有想在政坛占有1席之地。两人的作品都从积极乐观转为哀伤无奈。汤显祖之前创作的作品时虽对社会现状不满,仍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识。之后他回乡创作,已经对仕途失去了信心。莎士比亚刚开始创作时英国打败别国,民族充满信心,后来丧子之痛使其作品流露出悲观和失望的心情。不管怎么说,这两位戏剧上的泰斗都有才气,都应该享有世界性的声誉。 汤显祖的代表作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4梦”,诗文《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小说《续虞初新志》。 汤显祖戏曲集 《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过程离奇曲折,可谓是旷世奇缘。 杜丽娘为太守之女,梦中与1书生相会。梦醒,日渐消瘦,1病不起。柳梦梅是1介书生,进京赶考时恰好投宿在杜丽娘死前所住的花园中。2人认出对方是梦中的伴侣,杜丽娘让柳梦梅挖坟助自己复生,柳梦梅让杜丽娘帮自己报讯。后被杜丽娘的老师和父亲发现,棒打鸳鸯。2人将此事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成人之美。杜柳2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紫钗记》展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也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丑恶。 元宵夜,李益在赏灯时帮霍小玉寻找紫玉钗,2人1见钟情,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李益高中,卢太尉欲招李益为婿,被李益拒绝。卢太尉将李益调去关外,2人惜别。李益所写家书被卢太尉变成休书。小玉遭人讨债典当紫玉钗。李益功成归来得知小玉另找有钱夫婿。小玉被李益拒绝1病不起。之后,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 《南柯记》阐述了“人生如梦”的主题,梦中的得失荣辱回归现实只是虚无缥缈。 淳于棼武艺高强却因酒失职。在参加盂兰大会时偶遇蝼蚁仙人,仙人见其风姿绰约,邀其入槐安国。淳于棼在国内封为额驸,派到南柯治理政事。被召回朝后,结交权贵, *** 仙人。国王听人进谏,令淳回故里。淳于棼醒来,之前发生的事情皆为梦境。按梦所述,去到槐树下察看导致蝼蚁遭受灭顶之灾。淳于棼惊觉4大皆空,立地成佛。 紫钗记汤显祖 《紫钗记》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临川4梦”中的第1梦。《牡丹亭》围绕李益和霍小玉为主人公展开爱情故事,过程又甜蜜又虐心,最终以重逢结局收尾。 《紫钗记》唱集 元宵夜,李益和朋友在街上赏灯,听闻长安歌妓霍小玉丢失家传紫玉钗,帮忙寻找。李益寻得紫玉钗交予小玉,2人1见钟情。第2天,李益央媒婆说亲,2人喜结良缘。洞房花烛夜,2人将紫玉钗1分为2,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李益高中,求世叔卢太尉照顾。卢太尉见李益1表人才,欲招李益为东床快婿,反被李益拒绝。卢太尉怀恨在心,将李益调到关外任职。李益无奈惜别小玉。李益在关外平定战乱,托人带家书给小玉。不料卢太尉从中作梗,家书变休书,谎称李益已和卢太尉结亲入赘。此时小玉却遭鲍十1娘讨债,无奈之下典当紫玉钗。 李益功成归来,卢太尉为其接风洗尘。席上,鲍十1娘姐姐拿出紫玉钗,称小玉另找有钱夫婿。新夫婿知道紫玉钗的缘由,让小玉变卖。小玉得知李益归来,冲进太尉府,却被告知李益不愿见小玉,当场口吐鲜血,1病不起。李益虽痛苦万分,却认为小玉不是这样的人,决定去霍家问个明白。之后,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紫钗记》以霍李2人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让人执着;也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丑恶。 牡丹亭汤显祖 汤显祖是明代有名的戏剧家。他自幼才华横溢,进家塾、写诗、中举人,可惜之后仕途坎坷。不过官家不幸诗家幸,1部戏剧《牡丹亭》造就了他的艺术巅峰。 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临川4梦”中的1部。《牡丹亭》围绕杜丽娘和柳梦梅为主人公展开爱情故事,过程离奇曲折,可谓是旷世奇缘。 杜丽娘原是太守之女,有权有势,为人十分向往自由,充满生气。游园时的春景让她伤春,感觉自己的1腔愁绪无处排解。梦中,杜丽娘与1书生相会,偷尝到爱情的乐趣。梦醒,现实的无情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无趣,日渐消瘦,1病不起。临死前嘱咐母亲葬于梅树下。柳梦梅是1介书生,进京赶考时恰好投宿在杜丽娘死前所住的花园中。2人认出对方是梦中的伴侣,再次幽会。杜丽娘让柳梦梅挖坟助自己复生,柳梦梅让杜丽娘帮自己报讯,却被杜丽娘的老师和父亲发现,棒打鸳鸯。2人将此事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成人之美。杜柳2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剧中刻画人物十分传神、立体,不仅形态上全面,在人物内心世界也是全方面展示。通篇辞藻华丽,不少词句流传至今,朗朗上口。歌曲《在梅边》也引用不少《牡丹亭》的词句。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经典古典戏剧。
4、论述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1)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中后期戏曲流派临川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传奇“临川4梦”。他的哲学思想深受李贽的影响,勇敢地提出“真情”,与“天理”相对立,认为情胜于理,这1理论是建立在“贵生说”的基础上的。所谓“真情”,就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精神等方面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要求平等的自然要求。这也是他创作《牡丹亭》的思想源泉。 (2)汤显祖曲论的基本主张是:强调充分表现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受格律束缚。这1主张集中体现在《牡丹亭》中,更突出反映在他捍卫《牡丹亭》原作的论战中。 (3)《牡丹亭》的思想核心在于表现情与理的冲突,并以此为戏剧情节发展的动力来结构全剧,将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情”1以贯之,这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4)从创作方法和艺术描绘方面来看,为了抒发真情,追求理想,汤显祖要求“以意趣神色为主”,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反对拘泥于现实生活的形迹。 (5)对戏曲艺术特征有独到的精辟见解。他指出戏曲产生的内因在于人类之感情,以及由情而引起的“啸歌”和“动摇”,并简要概括了从参军戏到明传奇的历史发展,形象地描述了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观众的审美共鸣,对塑造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方法,也作了精辟的概括。 (6)支持汤显祖曲论主张的理论家还有王思任、孟称舜等。
5、试述汤显祖在戏曲艺术上的贡献
明代戏曲家,与莎士比亚处于同1时期。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戏曲创造上,提倡文采,主张抒写人物的真情实感,反对极力追求声调格律。主要作品有临川4梦,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也不是很全面不用采纳我了。不过问1句你不会是学戏剧影视文学的吧。
6、汤显祖主张戏曲以什么为主?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1向被人重视,“以情反理”的见解依然深刻的镌刻在文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