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脸谱的特点是什么?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
1、戏曲脸谱的特点是什么?
戏曲脸谱的艺术特征从整体上概括来讲,主要有装饰性、程式性、象征性等特征。
1、戏曲脸谱的装饰性特征: 古今中外的戏剧演出都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但外部形式的形态、手法、方法等很不相同。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也就是如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造型。中国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则是非写实的,也就是与现实中的人物造型有1定距离,这样就对外部形式美的追求更加刻意,因而也就使戏曲外部形式的装饰性特征非常突出。 戏曲脸谱是1种变形极大的化妆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装饰。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他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勾画脸谱的话,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进行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1方面,脸谱勾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 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1定的象征、寓意在里面。“取形”也就是讲究章法,把脸部1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1定的“形”的图案中来。通过“取形”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方法和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勾法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其他部位如眼窝、嘴岔、脑门等部位也都如此。 脸谱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醒目地传神。“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脸谱的传神包含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是要求表现出1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基本特征。这是整个脸谱的色彩、纹样的综合效果,再结合着戏的情节、演员的表演,装饰性的脸谱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才能生动、迷人。
2、戏曲脸谱的程式性特征: 戏曲脸谱的变形大胆而夸张,正所谓“粉墨青红,纵横于面”。但是,这种大胆和夸张,又不是随便涂抹而成的,是有1定的规律和方法的。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由此也就产生了戏曲脸谱的各种各样的格式与规则,也就是形成了1定的程式。(“程式”1词在语言学中,本义是法式、规章或格式。《辞源》中说,立1定的准式以为法,谓之程式。) 从脸谱的章法构图看,有各种类型人物的谱式,如:整脸、3块瓦、十字门、6分脸等。各种谱式名目,只是对构图相近的脸谱的1种概括性称谓,落实到具体人物的脸上,属于同1谱式的各个脸谱也有不同的勾法。以京剧为例,其基本谱式也就是十来种(不包括各种细致的花色变样),而人们见到的脸谱却有成百上千个之多。把基本谱式作为1种程式,为各类人物的勾法提供了大致样式,从中可演变出无数个脸谱来。 脸谱的局部位置也有类型样式,如眼的形式就有:蝶翅眼、鸟眼、吊客眼、裂眼、直眼窝、喜鹊眼、勾云眼窝、尖眼窝、皱眼窝、老眼等多种样式。又如脑门、眉、鼻窝等部位也有多种样式。 脸谱艺术是1个严谨有序的系列,这个系列除了上述的各种脸谱整体谱式和各部分局部样式外;又包括角色与谱式之间1整套的规则关系,如“1人1谱”、“1人多谱”、“随戏换谱”、“多谱同台”等;还包括脸谱的勾画程序等;这些都显示出戏曲脸谱的程式化特征。 戏曲脸谱的程式性特征,是服从并协调于戏曲艺术的整体风格和美学特质的。戏曲艺术的整体及各个部门都是程式化的,戏曲的文学语言是诗词格律化的,有字数不同的对偶句式和各种长短句式等;戏曲音乐有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两大系统内的各种程式音乐;戏曲表演有唱、念、做、打的各种程式;人物服装和景物道具等也都有各种程式。图案化、装饰化的脸谱程式与上述各种程式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了戏曲艺术严谨和谐、节奏鲜明、气韵生动的艺术品格。 脸谱的程式与表演等其它程式1样,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常看戏的观众1看到某种程式,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产生丰富的联想,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情绪、心理等,增强演出感染力。 各门中国传统艺术都有很强的程式性,戏曲脸谱的程式与各门传统艺术的程式是相通的,如与书法、中国画的程式就很类似。
3、戏曲脸谱的象征性特征: 象征是1种符号,但不是1般的符号。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老人说,象征符号“是1种在外表形状上就已可暗示要表达的那种思想内容的符号”。(黑格尔《美学》第 2卷11页)戏曲脸谱就是1种象征性符号。 1般来说,脸谱主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从中可以看出绘制者对人物的道德评价,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这就是戏曲脸谱象征、寓意的特征,具体可以从“形”和“色”两个方面来看。 ⑴先从“形”看: 脸谱中的“取形”,就是为了象征。脸谱中常取某种自然形态的东西,来象征、寓意,有勾画动物形态的(如螳螂、蝙蝠、蝴蝶等)也有把人物的生理形态(如年龄特征、长相特征等)勾画出来的;也有把使用的兵器(戟、钩、葫芦等)画到脸上的;还有直接把字勾到脸上的等等。这些形态都经过了图案化、装饰化了的变形处理,以突出该人物的最大特征。 例如:京剧鲁智深的脸谱里,有1对螳螂眉,这两支争臂相向的螳螂图案,它既象征鲁智深的怒眉,又寓意这个梁山好汉豪爽、好斗的精神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杨7郎的脑门上勾1草书“虎”字,原意是象征他是黑虎星下凡,同时也隐喻杨7郎象老虎1样勇猛无比的“虎气”个性。后羿的脸上勾画了9个太阳的形象,以说明他曾用箭射下9个太阳。郑子明年轻时为救人曾被猩猩抓伤脸,故勾成不对称的歪脸。 脸谱中象征符号的“形”,大体上都有相对确定的寓意。但有的脸谱的“形”则是多义的,可让人作出不同联想和解释,如包拯脑门上的白色月牙,1种说法是表示他能“日断阳,夜断阴”,白天在人间(阳间)断案,夜晚下阴间断案;另1种说法,这个白色月牙出现在黑脑门上,表示“青示”,在黑暗的时代,人民仰望他犹如天空的皓月1般。 1个人物的性格气质等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不同场合情境里,会有不同的情绪、心理、行为方式,所以这就导致了1个人物的脸谱不可能只有种勾法的原因,如钱金福勾的张飞的笑脸,很适合于《芦花荡》;而尚和玉强调张飞威猛的勾法,更适合演《战马超》。 不同剧种对同1个人物脸谱的处理,有时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各地流传达室的民间故事、生活习俗和对人物的理解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 ⑵再从“色”看: 颜色是脸谱艺术的另1重要方面。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对颜色的理解和偏好,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偏好。戏曲脸谱的设色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脸谱中每种设色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表示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互灰色表示老年枭雄;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上述脸谱设色的象征意义是大体的指向,不可作简单、绝对的理解。脸谱设色的象征意义,仍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红色1般表示忠耿,但《法门寺》里的太监刘瑾,勾的却是红脸,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地位,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1看就是1位擅权的太监。 又如白色1般表示奸诈,而《野猪林》中的鲁智深,本是正面英雄豪杰,却偏偏勾成白脸。 对1个脸谱的认识,应把脸谱的“色”与脸谱的“形”结合起来,还要与服装的颜色和样式结合起来,并且结合具体剧情和具体人物,才能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反过来,脸谱又可帮助观众理解人物和剧情。 脸谱的“色”与“形”结合起来,构成脸谱较为确定的象征意义,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道德品质,完成对人物的善恶褒贬的评价。在脸谱中,象征只有同传神结合起来才有艺术魅力,传神就是要传人物之“神”,人物之“神”就是指人物的性格、气质、品德等本质的东西。 戏曲舞台上,净、丑角人物1出场,其脸谱和服装就会告诉人们这个人物的性格、品德以及身份、地位,使观众在明了的情况下,去专心欣赏演员的表演技艺,有助于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精神交流深入妙远意趣。总之,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及身份、烘托与渲染戏剧氛围、间接反映观众观剧心理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2、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
A 试题分析: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的倾向于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A。B项错误,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C项说法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1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文化水平较高;D项和材料无关。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特点,也是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的贴近市民的生活。此外各个朝代的文学的体裁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3、【题文】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试题答案:【答案】A 试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像白话文1样,以自然本色流露为主,故选A。B项错误,民主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开始出现;C项错误,元杂剧多是描述现实的黑暗,应该属于现实主义风格;D项说的是宋词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
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像白话文1样,以自然本色流露为主,故选A。B项错误,民主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开始出现;C项错误,元杂剧多是描述现实的黑暗,应该属于现实主义风格;D项说的是宋词的特点。
5、为什么说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元代以戏曲表现的原因:首先,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1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1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1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8娼9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1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1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简介元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1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相对于艳丽的词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
6、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的倾向于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A。B项错误,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C项说法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1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文化水平较高;D项和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的文学:元曲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特点,也是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的贴近市民的生活。此外各个朝代的文学的体裁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