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是什么意思,踩跷的戏曲踩跷
1、小鞋是什么意思
所谓“小鞋”,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给小孩子们穿的娃娃鞋,而是旧时代缠了小脚的妇女们穿的1种绣着花的“小鞋”。 这种小鞋,是1000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3寸金莲”。后来全国便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缠足后,脚小了,当然只能穿小鞋了。 从那时起,封建时代1000年来,汉族妇女1直保持着这种缠足陋习。 旧时男女婚姻自己作不了主,全凭媒人之言,父母包办。媒婆们说媒时,都会提出要女方的鞋样子,为的是向男方提供女方缠足的证明哩! 男方如果同意了这桩婚事,就要按女方提供的鞋样大小,做1双绣。
2、踩跷的戏曲踩跷
秦腔、汉调2簧旦角表演特技。跷子是木制脚垫,尖而小,约3寸长,外面套绣花小鞋。演员只能用两个脚趾穿假鞋,而且要将鞋绑在脚趾上,因此,称之为扎跷。扎跷之后,演员只能凭两个脚的脚趾行走,脚跟高高提起,行走、舞蹈,像跳“芭蕾”1样,不同的是“芭蕾”演员有时还可以脚跟着地,而扎跷演员则始终都得用2指着地。戏演完后方可解跷休息。更难的是,不仅要求模仿3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有特为扎跷设计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过桌、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方能显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清乾隆时,秦腔旦角魏长生在北京演出后,“名动。
3、背景是黑布,只露脑袋跟上衣,手套着鞋的那种,戏曲
叫做布袋戏,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1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学者都认定布袋戏起源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汕地区与台湾等地流传的1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扩展资料 特点 布袋戏的特点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龙溪布袋戏以演武戏见长。偶头是其结构的主要部件,雕刻家徐年松、徐竹初父子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仔细研究戏剧各行当、角色的脸谱,结合自身体验与艺术素养,雕绘出许多深刻体现典型性格的偶头,善恶忠奸,千姿百态。 指。
4、穿小鞋是什么意思
给人穿小鞋是1般把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称之为“穿小鞋”。也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穿小鞋也多指类似打小报告、公报私仇、私咐猛底下报复等行为。人们都对这种打击报复行衡扒桥为很反感和抵触,也有公报私仇之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扩展资料: 穿小鞋的典故是发生在在封建时代,相传北宋时,有1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1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恰逢有1位媒婆,把巧玉说给1位秀才。巧。